plant cell:储成才等水稻长日照开花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植物开花直接影响着植物能否正常的繁衍后代,并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已有研究表明,开花素通过微管系统到达顶端分生组织,激活其他基因的表达,最终促使植物开花。水稻开花转换时间(即抽穗期)决定了水稻品种在不同区域的适应能力和水稻产量。因此,对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对揭示水稻开花调控机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plant cell:林金星等在拟南芥中发现脂筏蛋白介导胞吞的新途径
脂筏(lipid rafts,membrane rafts)是质膜上富含固醇类和鞘脂类的微结构域,大小10-200nm,是一种高度动态的结构。目前,植物细胞脂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蛋白和脂类成分的分析鉴定上,而缺乏对其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林金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并结合遗传学的方法,对拟南芥脂筏标记蛋白Flot1介导的胞吞过程进行了活体动态分析。
plant cell:科学家培育出几乎不吸收镉的水稻
近日,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通过让水稻体内一个基因不发挥作用,培育出了几乎不吸收有毒的重金属镉的水稻。 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水稻从土壤中吸收金属的机制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个名为“Nramp5”的基因。他们令存在于水稻根的外皮以及植株中心部位的“Nramp5”基因不发挥作用,然后把水稻种植到受镉污染的土壤中。
plant cell:玉米减数分裂研究取得新进展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是如何相互识别在植物的研究工作相对发表文章较少。虽然功能上是保守的,但不同物种的同源染色体配对起始及机制可能不同。 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减数分裂及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该研究组以玉米减数分裂突变体及含有双着丝粒染色体的植株为材料,发现着丝粒配对先于端粒的bouquet并在同源染色体配对其重要作用。同源染色体配对起重要作用的是着丝粒的活性而不是着丝粒的特异序列。
plant cell:薛红卫等揭示MADS29调控种子发育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植物学著名杂志《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红卫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录因子MADS29调控水稻种子发育中母体组织的降解”。 水稻种子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其发育涉及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其中转录因子发挥了关键作用。
plant,cell & Environ:夏桂先等植物耐氧化胁迫研究获进展
近日,微生物所夏桂先研究组利用酵母筛选体系从碱蓬中分离了一个耐逆相关新基因SsOEP8,该基因编码叶绿体外膜蛋白,和植物对氧化胁迫的耐受性紧密相关。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
The plant cell:张跃林等揭示MEKK1-MKK1/MKK2-MPK4蛋白激酶通路调控途径
2012年5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张跃林实验室在The plant 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MEKK1-MKK1/MKK2-MPK4 Kinase Cascade Negatively Regulates Immunity Mediated by 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in Arabidopsis”的文章
The plant cell:林荣呈等光调控叶绿素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fhy3和far1突变体从黑暗转到光下后的表型(A)及活性氧的累积(B) 植物在种子萌发后,需要迅速开始光合作用,实现从异养生长到自养生长的转变。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最主要色素,它的有效合成是完成该步骤的关键之一。然而,人们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精确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了一对直接正向调控叶绿素合成的转录因子FHY3和FAR1。
plant cell:郭红卫等发现可抑制乙烯对根生长影响的小分子
11月23 日,《植物细胞》杂志(plant cell)刊登了北京大学郭红卫课题组研究论文“A Small-Molecule Screen Identifies L-Kynurenine as a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TAA1/TAR Activity in Ethylene-Directed Auxin Biosynthesis and Root Growth in
plant cell:林金星等揭示植物感知光信号的机制
phot1/NPH3信号系统在黑暗(A)和光照(B)条件下对Pin2内膜循环两条支路间平衡的调控机制 近日,植物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Signal Transducer NPH3 integrates the Phototropin1 Photosensor with Pin2-Based Polar A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