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tructure:POT-1/TTP-1复合物调节端粒长度的结构动力学研究

2012年11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 对蛋白复合物调节染色体技巧的新见解有望促进抗癌药物的筛选方法。由生物工程教授Sua Myong博士率领的研究小组,在structure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Myong团队专注于了解能保护及调节端粒的蛋白质。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单元片段,能保护染色体中重要编码基因部分的损失或损伤,就像鞋带两头的小金属箍,避免末端散开或磨损。

2012-12-03

structure:自噬过程重要复合体结构被破解

6月7日,struc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Atg12-Atg5偶联的结构基础。为深入理解自噬这一重要的生命现象,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Atg12-Atg5偶联,由一种泛素样偶联系统形成,对自噬复合体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但Atg12-Atg5偶联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明。 该研究解析了一种耐热酵母,克鲁维酵母菌属(Km)的Atg10和Atg5同源体。

2012-11-18

structure:X-射线技术揭示细菌自我防御机制

2012年9月17日 电 /生物谷BIOON/ --奥胡斯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细菌如何控制自身细胞中毒素量的研究中获得了最新突破。这些新发现可能最终导致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新方法的出现。 许多致病细菌能够通过形成不易受到传统抗生素影响的存留细胞(persister cell)进入休眠状态。这给治疗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肺结核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存留细胞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患者得到治疗后感染复发。

2012-09-17

structure:增加乳腺癌治疗效果的新靶标

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科学家找到干预治疗乳腺癌的潜在新靶点,新发现的靶标最终可能会提高目前治疗的效率,降低目前治疗相关的不良副作用。

2014-06-08

structure :噬菌体杀灭细菌的新机制

Image:Phage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的研究者发现了病毒可以用1纳米的针状结构来攻击细菌。一种φ92家族的噬菌体可以发挥其特殊的能力来攻击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噬菌体使用其似针状的接头刺入细菌的细胞膜,最终来引起细菌死亡。

2012-11-18

structure:科学家解析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

刊登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白内障形成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开发抑制该眼部疾病的疗法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2013-12-09

structure:一种有效的探索蛋白质构象改变的方法

蛋白质动力学在蛋白质功能、酶催化活性和发病机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计算方法探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计算上代价高,因而被仅限于相对短的时间尺度。

2012-11-18

structure:TORC1通过胞吞作用实现对质膜成分调控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瑞士弗里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关键信号通路:TORC1途径中的组成元件——EGO复合物的作用新机制,通过指出这种蛋白组件参与TORC1氨基酸信号传递过程中的结构特点,从而揭示出了TORC1信号传递中Ego3的分子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structure杂志上。

2013-02-01

structure:特殊酶3-D结构的揭示或成为新型肺结核药物开发的新靶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这种蛋白质可以对引发肺结核的细菌细胞壁进行固定,就好像镣铐一样将其仅仅锁住。如图所示,绿色的为肽聚糖,其镶嵌进了酶的活性位点中。

2012-10-27

Epigenet chromatin:核重编程制造多能干细胞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将成熟细胞消除其身份(核重新编程)让它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可以来修复受损的组织或更换化疗后骨髓。最近诺贝尔和平奖博士John B. Gurdon在2月4号的Epigenetics & chromatin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组蛋白分子伴侣蛋白Hira沉积的组蛋白H3.3是恢复核多能性,使其成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关键。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