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基因融合筛选有助预测肺癌恶性程度
2014年12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开发肺癌有效的治疗已经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部分是因为许多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发挥作用。通过分析肺癌的RNA和DNA,美国密歇根州综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含大量基因融合的肺癌
Nat.Immu:STING调节病毒衣壳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
病毒的外壳与宿主的细胞膜融合是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那机体的免疫系统又是如何检测到发生了膜融合呢?最近《自然-免疫》上发表的文章给出了一些线索。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体内实验还是体外实验,当细胞暴露在病毒状粒子或人工合成的脂质体以及一些其它刺激的条件下时,也能够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应答虽然不能触发传统的病原体识别途径,但能导致膜融合。
Science:转化性FGFR-TACC基因融合引发恶性胶质母细胞瘤
7月26日,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基因融合易位是引发部分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原因,这也许可作为临床靶向性治疗的新依据。 大脑恶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人类癌症最致命的类型。
Stem Cell Rep:可植入神经元细胞与小鼠大脑相融合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将皮肤细胞重编程后的神经元细胞成功植入到小鼠的大脑中,在植入后6个月神经元就实现了同大脑的完全融合。
Science:深度解析细胞的融合机制
2013年3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细胞-细胞融合系统,这就为研究者开发新型模型来揭示细胞融合的工作机制提供了帮助。研究者表示,两个细胞之间的融合并不是平等和相互的,而是由一种融合配偶体来引导和驱动的。这项研究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改善肌营养不良症的疗法。
Biogen Idec启动长效凝血因子Fc融合蛋白在血友病的儿科临床试验
7月5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Biogen Idec及其合作伙伴瑞典制药公司Swedish Orphan Biovitrum(SOBI)共同宣布,启动长效重组凝血因子VIII Fc融合蛋白(rFVIIIFc)及重组凝血因子IX Fc融合蛋白(rFIXFc)的在A/B型血友病患者的两项儿科临床试验。
Genome Biology:成功开发基因融合检测算法SOAPfuse
华大基因成功开发出一种基因融合检测算法SOAPfuse。该算法具有准确率高、敏感性强、精度高、资源消耗少等优点,主要采用局部穷举算法和一系列精细的过滤策略,来对基因融合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SOAPfuse的最新研究结果已于2013年2月14日在《基因生物学》(Genome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 基因融合是指染色体上两个异位的基因嵌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嵌合基因的现象。
Cell Research:孙颖浩发现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特异融合基因
孙颖浩教授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西方国家位于男性恶性肿瘤首位,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该病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前列腺癌有着明显的种族特异性,然而,产生这种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至今未明。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孙颖浩教授运用RNA-seq技术首次对中国人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型融合基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异构体和点突变。
跨界融合:移动医疗产业新落点
跨界不仅将医疗器械产业特点集聚起来,还要集合各个行业最精尖的技术。最近比较热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设备、3D打印与云存储,以及个人健康监测及管理等都可能形成新的热门市场。
Nat Rev Neurosci:X标记的胞吐点 预示囊泡融合模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海马中的快速刺激性突触在突触传导期间使用了胞外分泌的两种模式:全衰竭的融合(FCF),以及一种不完全的囊泡融合形式,被称为“吻与跑”(K&R)。Park等人如今指出,一个囊泡在融合之前在激活区度过的时间,以及融合影响的位点无论囊泡是否经历了FCF或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