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干细胞示踪近红外荧光纳米探针研究进展

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疗法是目前治疗人类组织、器官缺损和病变所引起的重大疑难疾病最具前景的方法,并已经在骨、心脏、肝脏、眼等组织修复的临床治疗研究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干细胞再生医学的成功需要我们明晰移植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存活和分化行为以及相应的旁分泌功能等。而了解移植干细胞在活体内的这一系列行为,以改进干细胞疗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是目前干细胞疗法临床转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开发能够实现对移植干

2018-08-25

Chem Sci:科学家开发出新探针可体内追踪细胞长达一周,将加速细胞疗法

2018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涉及将工程化的免疫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进行肿瘤治疗的免疫疗法将由于一种新型成像系统而往前迈一步。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可以追踪免疫细胞在体内运动长达一周的方法,因此可以帮助医生监控细胞疗法的疗效。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系统将帮助加速测试这些疗法是否安全。图片来源:Chemical Science近红外光追踪在现有的技术中,研究人员往往会给免疫细胞标记

2018-08-30

Clin Cancer Res:基于PET成像的技术实时准确监控体内T细胞密度变化

2018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PET成像非侵入性以及定量追踪CD8+T细胞是一种潜在的监控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为了检验这种方法是否有效,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了64Cu标记的抗CD8 cys双特异性抗体评估了PET成像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灵敏度,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lin Cancer Res》上,题为“CD8+ T-Cell Density

2018-08-30

ACS Cent Sci:一种新型分子探针让癌症干细胞无处可逃

2018年8月8日/生物谷BIOON/---在治疗原发性肿瘤后,癌症干细胞仍然可能潜伏在体内,作好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准备并以更具侵袭性和抵抗治疗的形式导致癌症复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分子探针来找出这些难以捉摸的癌症干细胞并照亮它们,这样不仅能够在体外的细胞培养物中而且也能够在天然环境---身体---中鉴定、追踪和研究它们。他们描述了利用这种分子探针

2018-08-08

研究人员通过发展分子探针技术实现植物天然产物合成途径解析的新策略

植物天然产物经过长期的分子进化,以其多样独特的分子结构,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其宿主内源中发挥着信号传导、营养、抗逆和防御等生理作用,而且在异源也具有各种药理活性,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但是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特殊营养成分)往往在植物中含量极少;而且生物合成途径的缺失,极大阻碍了这些重要活性化合物通过现代合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规模化的生物制造。不同于原核天然产物合成基因

2018-07-02

全球首台全数字PET/CT进入临床试验收关阶段

 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由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CT装备进入临床试验收关阶段。据悉,临床全数字PET/CT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肿瘤医院开始向社会大规模征集受试志愿者,对该设备用于影像学诊断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验证,待完成约120例人体临床试验后,即可提交注册认证资料。据数字PET产业化技术负责人张博介

2018-05-04

肿瘤细胞专属性球形核酸探针可用于精准手术导航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安徽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忠平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肿瘤细胞检测及精准手术导航方面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化学期刊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8b00743)上,并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癌症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其共性是细胞不受控制生长和永生化。在活体条件下精确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是癌症早

2018-04-15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亮点研究 :新型PET造影剂更准确检测前列腺癌复发!

2018年3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杂志三月的亮点研究之一是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研究,该研究表明一种新的核医学成像试剂可以靶向肿瘤中富集的铜元素,从而对前列腺癌病人的复发做出早期诊断,这种试剂可以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升高代表的生物化学上的复发更准确。图片来源:A Piccardo et al., Galliera Hos

2018-03-09

Science和Nat Commun两篇研究揭示出塑料PET降解分子机制

2018年2月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院(KAIST)的一个代谢工程研究小组发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具有优异的可降解性的分子机制。这是首次报道来自细菌Ideonella sakaiensis的PETase(即一种降解PET的酶,也被称作IsPETase)的三维晶体结构,并且开发出它的

2018-02-03

创新性探针技术能成功观测到大脑肿瘤

2017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脑瘤,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医生们会尽可能地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中对其进行移除,然而,尤其对于缓慢生长低级别的胶质瘤,研究者往往很难将其疾病组织同健康组织区分,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技术来促进低级别胶质瘤能够可见,研究者在该技术中使用了一种名为5-ALA的创新性探针来作为荧光标记物。图片来

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