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现首宗人类感染H7N9后死亡个案
H7N9在中国对达菲出现抗药性
H7N9禽流感病毒在中国患者身上出现对达菲抗药的信息一段时间以来引起科学界高度关注,专家认为,抗药值得关注,却无须紧张。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袁正宏研究员率领的新发传染病研究团队发现:个别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达菲抗病毒治疗19天后仍在其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H7N9病毒核酸,这表明病毒已出现基因突变和耐药趋势。
新研究发现H7N9病毒可能源自家鸡
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引起广泛关注。中外研究人员最新发现,H7N9病毒很可能是由不同的病毒在家鸡体内通过基因重组而生成,同时产生的“副产品”是此前未了解的H7N7病毒。
美疾控中心建议尽早用达菲等治疗H7N9患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4月19日发布了由其专家编写的《关于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H7N9禽流感人类感染的临时指南》,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达菲或扎那米韦治疗所有确诊、疑似和观察中的患者。 美国疾控中心说,迄今H7N9禽流感疫情的几个特点是:目前缺乏相关疫苗,死亡率较高,当前病毒在人际传播的能力较小但未来风险较大。
北京将H7N9病毒纳入监测 抗病毒药初步确定
4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针对上海和安徽报告的H7N9型禽流感死亡病例,北京市已启动全市医疗机构的防控部署工作,在将H7N9病毒纳入本市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两大监测体系的同时,要求各医院加强应急值守,并储备相关疫情用品,一旦发现可疑病例需及时上报。
专家认为人感染H7N9病例会继续出现 以散发为主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24日表示,随着天气转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可能会继续出现。 最近,浙江新增了人感染H7N9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北京举行的第17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卫生合作高层研讨会”上说,因为目前禽间病毒传播并没有控制住,而且禽类感染H7N9后很难发现,难以在早期控制禽类疫情。加上气温下降,病毒活跃,所以近期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属正常。
金唯智授予H7N9研究突出贡献者“优秀论文奖”
2013年11月6日, "金唯智优秀论文奖"暨"金唯智论文奖"颁奖仪式在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举行。金唯智首席执行官孙中平博士出席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组的施一、张蔚、王飞、齐建勋和吴莹老师摘得金唯智优秀论文奖;吴燕、Christopher J Vavricka和毕玉海老师获得金唯智论文奖。8位受奖人除获颁"金唯智优秀论文奖"和"金唯智论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H7N9大规模流行可能性小
美国将再次评估H5N1型禽流感病毒敏感数据
2月29日,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表示,美国政府已要求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再次对有关H5N1型禽流感病毒如何更易传播的敏感数据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将数据向科学界公布。 福奇当天在美国微生物学会举行的会议上表示,在世界卫生组织最近举行的闭门会议上,一些有关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新数据被公布,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应该对新数据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