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力量改变G20科技创新版图
9月4日,西子湖畔迎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习近平提出
提出肿瘤“二次打击”学说的大师Alfred G. Knudson,一路走好
就在今晨更新的Cell杂志主页上,笔者赫然看到了一则讣告,仔细一看原来是提出过有关癌症发生“二次打击”假说的“肿瘤学杰出人物”Alfred G. Knudson逝世。Alfred G. Knudson是1922年8月9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逝
利用可植入设备治疗高血压,医疗器械公司CVRx获1.13亿美元G轮融资
在美国,随着肥胖人口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近年来也明显上升,对高血压的传统治疗一直以药物控制为主,美国医疗器械公司 CVRx 从可植入设备入手,致力于治疗高血压及其引发的心力衰竭病症。8月9日,CVRx宣布完成1.13
田长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人类(或其他高等真核生物)的膜蛋白(主要是G蛋白偶连受体和离子通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应用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人类(或其他高等真核生物)的膜蛋白(主要是G蛋白偶连受体和离子通道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发展优化应用于膜蛋白结构研究的液体核磁共振脉冲序列,和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药理学,生理学手段研究人类疾病相关的膜蛋白功能,结合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疾病相关的膜蛋白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试图应用这些知识筛选,设计新的药物。
Nature communication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机制取得新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可以说是研究最普遍的一种受体,也是药物开发工作中的重要靶点,据统计超过30%的临床处方药是直接作用在GPCR上的,相关的研究已经获得了10次诺贝尔奖,GPCR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GPCR主要通过G蛋白或者Arrestin信号转导行使功能,然而无论是G蛋白还是Arrestin,如何识别特异的受体产生的信号指令,并翻译成下游的功能的机制是不清楚的。
Nat Rev Cancer:给KRAS-G12C一个"刹车"
在人类癌症中,KRAS突变非常普遍,占30%左右。在肺癌中20%的KRAS存在G12C突变,KRAS是首批被发现的致癌基因之一,但几十年来研究人员试图找到能靶向它的药物。因为这个酶在结构上缺乏让小分子或药物结合的靶点,一直
来,整点G3PP
来自蒙特利尔大学医院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酶能够阻止过多的葡萄糖对机体多个器官造成的毒性损伤。这种叫做3-磷酸甘油磷酸酶(G3PP)的分子在调节细胞对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发现G3PP能够去除过剩的葡萄糖对细胞造成的毒性,这一发现或将指引肥胖及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法的开发。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Finesse Solutions 推出 G3Lite 智能控制器
面向生命科学工艺应用的加州圣克拉拉测量与控制解决方案制造商 Finesse Solutions, Inc. 宣布针对上游细胞培养和发酵推出新的 G3Lite™ 智能控制器 (SmartController)。
G3: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新治疗靶点
近日,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TDP-43蛋白质与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基因操纵该蛋白时会激活各种不同的分子途径。这一发现为治疗ALS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