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接种1,预防COVID-19!强生单剂量新冠疫苗欧盟申请上市:预防中重度COVID-19,总有效率66%!

该疫苗可在-20℃稳定2年,其中3个月可在2-8℃冰箱存放。

2021-02-19

世卫组织将阿斯利康AZD1222纳入紧急使用清单:常规冷藏,2免疫,全球无利润供应!

AZD1222间隔4-12周接种2针,可常规冷藏(2-8℃)储存、运输、处理6个月。

2021-02-17

Nature:科学家成功完成距今100多万年的猛犸象的全球最古老DNA测序研究

2021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德哥尔摩古遗传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埋藏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一百多万年的猛犸象牙齿进行分析,得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DNA测序信息,这一研究是当今科学家利用基因测序手段对遥远过去古老动物进行遗传测序的又一壮举。研究者表示,这三份样本中一份样本大约由8

2021-02-20

给药途径再获突破,可溶解微给药技术掀起医美新浪潮

  一直以来,临床医疗给药方式各有不同,也各有优劣。日前,除了传统的口服药剂、注射针剂、外用涂抹等方式以外,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可溶解微针透皮给药技术正在成为业界的关注热点。可溶解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不仅可实现精准给药,还能通过简便的操作让患者获得良好体验。

2021-02-09

科学家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类基因组中非编码DNA图谱 揭示了3万个人类疾病区域的特殊回路!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Regulatory genomic circuitry of human disease loci by integrative epigenomic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绘制表观基因组图谱即使了3万个人类疾病区域的回路。20年前

2021-02-23

研究揭示TET同源蛋白CMD1利用维生素C催化DNA中5mC形成5gmC修饰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建平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for vitamin C-derived C5-glyceryl-methylcytosine DNA modification catalyzed by algal TET hom

2021-02-09

阿斯利康/牛津大学AZD1222获欧盟批准:常规冷藏,2免疫,全球无利润供应!

AZD1222间隔4-12周接种2针,可常规冷藏(2-8℃)储存、运输、处理6个月。

2021-01-30

IMEC研发世界最小的生物传感器 瞄准高灵敏度DNA分子检测

  比利时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微电子研究中心)推出全世界最小的基于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生物传感器(BioFET),尺寸仅为13纳米鳍宽和50纳米栅极长,并成功在其300毫米洁净室实现生产。目前该传感器可检测的极限为几十个DNA分子,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单个D

2021-02-01

Front Cell Dev Bio:寡聚DNA促进肌肉分化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组织,不仅负责运动,还负责能量代谢和热量产生。与年龄有关的肌肉萎缩会降低运动功能,并导致需要更多护理。另外,已知与各种慢性疾病有关的肌肉萎缩是导致寿命缩短的危险因素。

2021-01-27

接种1,预防COVID-19!强生单剂量新冠疫苗大规模3期临床:预防中重度COVID-19,总有效率66%!

2021年01月30日/生物谷BIOON/--强生(JNJ)近日宣布了3期ENSEMBLE研究的顶线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表明旗下杨森制药公司正在开发的单剂量COVID-19疫苗达到了所有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顶线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基于43783名参与者,累计发生了468例COVID-19有症状病例。3期ENSEMBLE研究旨在评估杨森COVID-19候选疫苗在保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