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Genetics:深度DNA测序技术揭露中草药的化合物成分及毒性
本研究中所用的四种中药样品:A:熊胆汁晶体 B:赛加羚羊角粉末 C:牙痛一粒丸 D:八宝清心散 近日,来自澳洲莫道克大学的研究者运用新的DNA技术来揭示动物和植物传统中药的药物组分(TCMs),一些检测中药样品中包含有一些潜在的毒性植物成分、变应原以及将要绝种的动物残痕。
AJRCMB:吩嗪化合物可损伤囊性纤维化病人的肺部功能
2012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州理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囊性纤维化病人呼吸道中吩嗪化合物的存在可以对患者肺功能以及肺部微生物复杂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
BJP:大麻中化合物次大麻二酚有助改善癫痫症状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科学家首次证明以前研究中被忽略的大麻中的一种化合物可能有助于癫痫的治疗。 药剂和心理学系研究团队发现大麻中一个被忽略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防止癫痫发作的潜力,同时并不会带来不良影响,而许多现有的抗癫痫药物往往会导致如无法控制的颤抖等副作用。
J Med Chem: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化合物治疗前列腺癌
2012年11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维克森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型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26日的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上。 所有细胞包括正常和病变细胞都依赖PI3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生长,因此能选择性抑制癌细胞中该生长途径对抗癌症一直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一个挑战。
PloS One:离子通道活性化合物筛选平台建设
离子通道是生命有机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石之一,其介导的生物电信号在心脏跳动、激素分泌、信号传导及认知记忆等所有生命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离子通道在基因水平的突变可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之一,同时也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之一。
Stem cell reports:小分子化合物促进ESC向心脏传导细胞分化效率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stem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有效增强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脏传导细胞的分化效率,并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Nat Chem Biol:新型抗菌化合物可有效抵御耐药病原体且毒性较低
靶向攻击真菌感染而不损伤人类细胞的新型化合物或许可以有效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并且检测了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的多种衍生物。两性霉素B医生们推出的最后一道抵御真菌感染的防御性药物,该药已经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其被认为可以有效克服新生的耐药性病原体的感染。
Nature medicine:化合物筛选发现治疗糖尿病新分子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发现了能够促进成人β胰岛细胞再生的小分子化合物,这对治疗因胰岛功能受损导致的I型和II型糖尿病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人工化合物有助改善特应性皮炎症状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人工化合物能够增强保护皮肤的特定蛋白质的功能,有助于改善特应性皮炎症状。 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对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实验鼠进行实验时,发现了这种有助于提高皮肤保湿效果和改善皮炎症状的人工化合物。 研究小组指出,皮肤表面有一种能起到保湿作用、能够阻断变应原的“丝聚合蛋白”,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上的这种蛋白质会逐渐减少,使外来刺激性物质很容易侵入皮肤。
Cell Host & Micro:新型化合物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骨髓炎
研究者研究发现了一种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化合物,可以有效治疗骨髓炎,同时他们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小鼠模型,用于检测这种化合物的治疗效果。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James Cassat/Vanderbilt University) 2013年11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一种常见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