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礼来降糖新药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度易达®(度拉糖肽)正式获批进入中国

2019年2月26日,礼来中国宣布,其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度易达® (度拉糖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包括单药以及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评价到,“在最近完成的两项以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的临床研究中,度拉糖肽降糖效果优于公认的有强效降糖作

2019-02-27

NK细胞激活型受体分子DNAM-1及其与配体的互作机制研究获进展

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高福团队关于DNAM-1与配体CD155互作机制的研究成果。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机体的免疫系统则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在免疫系统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是一类由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而来的淋巴细胞亚群,是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生力军。它

2019-01-06

科学家发现HIV-1包膜糖蛋白识别辅助受体的结构基础

 HIV-1起源于中非,扩散到海地、欧洲、北美及全世界,它选择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亚群,也能感染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及骨髓干细胞,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主要毒株。病毒外膜由两层类脂组成,它系新形成的病毒从人的细胞芽生至细胞外时形成,既有病毒蛋白成分,也含有宿主细胞膜的蛋白质。12月12日,美国哈佛大学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

2019-01-02

FGL1才是免疫抑制受体LAG-3的主要配体

2018年12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匹兹堡大学、中国福建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和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随着癌症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的数量呈指数增长,我们应该谨慎行事,这是因为我们需要继续更好地理解这些新治疗靶点的生物学特性。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2月20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Fibrinogen-like Protein 1 I

2018-12-31

PLoS Pathog:不同的HIV-1毒株传染性差异可能取决于它们靶向的细胞受体CCR5性质

2018年12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HIV-1毒株可能在它们结合的CCR5分子的性质方面存在差异,这影响它们能够感染哪些细胞和它们侵入细胞的能力。正如这些作者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发现对开发出靶向CCR5的HIV-1侵入抑制剂产生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2月6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CR5 structural

2018-12-08

Science:发现蛋白Myo1D足以诱导身体不对称性

2018年11月27日/生物谷BIOON/---不对称性在各个尺度的生物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考虑一下DNA螺旋、人类心脏位于左侧的事实和我们倾向于使用我们的左手或右手。但这些不对称性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展示了单个蛋白如何诱导另一个分子发生螺旋运动。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会导致细胞、器官甚至整个身体发生卷曲,从而触发偏侧行为。相关研究结果发

2018-11-27

礼来GLP-1受体激动剂Trulicity大规模长期心血管预后研究显著降低MACE事件风险

2018年11月0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公布了降糖药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鲁肽)心血管预后研究REWIND的积极顶线数据。REWIND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每周一次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Trulicity 1.5mg相对于安慰剂(均添加至标准护理)对2型糖尿病成人患

2018-11-06

JCI:孤儿受体Tie1促进癌症进展和转移 或可成为靶向治疗新靶点

2018年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生长需要大量氧气和营养成分,这种需求会导致肿瘤不断产生促血管生成分子刺激血管生成。肿瘤内的血管具有生长无规律和弯曲的特点,这就导致肿瘤内部的脉管系统呈现一种形态异常且功能性很差的状态。位于肿瘤内部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血管周细胞联系非常松散,这种情况有助于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循环系统促进癌细胞转移在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灶。内皮酪氨酸激酶受体Tie1是

2018-01-24

Science:首次解析出多巴胺受体D4的高分辨率结构

图片来自UNC / UCSF。2017年10月21日/生物谷BIOON/---很多抗精神药物通过结合到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分子上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和化学信号,多巴胺在我们的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鉴于科学家们仍然不能够理解脑细胞表面上的多种多巴胺受体之间的差异,这些药物中的大多数会导致“混乱”:它们结合到多种不同的多巴胺受体分子上,从而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运动障碍和

2017-10-21

科学家揭示伪狂犬病毒囊膜糖蛋白gD识别受体nectin-1的分子机制

疱疹病毒膜融合需要多个病毒蛋白与多个细胞表面受体参与,相互协调才能完成,整个过程极其复杂。病毒表面糖蛋白D (gD)与宿主细胞受体的识别是α-疱疹病毒感染初期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迄今已鉴定的gD受体中,细胞黏附分子nectin-1参与了多种α-疱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被认为是最有效的gD受体。因此,gD识别nectin-1的分子机制成为α-疱疹病毒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