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翻倍
由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通过对美国全国癌症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翻了一番。该研究已于7月12号发表在《Cancer Immounology Research》。黑色素瘤是最不常见的皮肤癌形式之一,但往往导致的死亡数也最多。美国官方统计数据预计,2018年将有91,270例新的黑色素瘤病例及有9,320例死亡病例。
Nat Med:科学家发现决定免疫检查点疗法抗癌疗效的关键因素
2018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内刺激性树突状细胞(stimulatory dendritic cells,SDCs)在刺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促进对抗癌症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调节SDCs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富集情况的机理将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图片来源:NIH为此,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人黑素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造成严重副作用的风险比此前认为的更高!
2018年4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近日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最新研究,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病人出现心肌炎的情况比此前认为的更常见。图片来源:HealthDay来自纽约长老会医院的Syed S. Mahmood博士及其同事使用了来自8个注册点35例(2013年11月-2017年7月
激活T细胞提高显著改善免疫检查点疗法和T细胞疗法!
2018年3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如若你是一个准备好对抗癌症的免疫细胞,那么你最好吃点早餐。因为肿瘤微环境是一个条件艰苦的地方,而肿瘤细胞时刻准备着使你精疲力竭。图片来源:JEM改善体内高度特异性的免疫战士——T细胞能力以攻击癌症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这种方法只在10-30%的病人身上有效,原因之一就是T细胞耗竭,这种情况是由于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种被反复刺激,
JCB:研究发现参与有丝分裂检查点的新分子
2018年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基本形式,在分裂过程中出现许多纺锤丝构成的纺锤体,染色质聚集凝缩成棒状的染色体。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通过有丝分裂作为遗传物质的DNA能够准确地在细胞世代间相传,实现组织发生和个体发育。如果有丝分裂出现调控异常会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出现未被附着的着丝粒,
Agenus启动自主CTLA-4抗体和PD-1抗体组合疗法的临床试验
今日,Agenus公司宣布正式启动临床试验来检验该公司独创的CTLA-4抗体 (AGEN1884) 和 PD-1抗体 (AGEN2034) 构成的组合疗法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疗效。Agenus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发展肿瘤免疫疗法并且拥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癌症疫苗药物研发管道的生物科技公司。这项临床1/2期试验在2017年12月启动,目前第一组患者的注册已经完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产生是癌症
Science:揭示转移性肾癌抵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机制
2018年1月7日/生物谷BIOON/---对于癌症科学家来说,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免疫疗法在一些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对大多数患者是没有效果的。如今,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癌细胞中的一种影响着它们是否对被称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药物产生抵抗力或作出反应的遗传机制。这些发现揭示出潜在的新型药物靶标,并且有可能将免疫治疗的益处延伸到更多的患者和更多的癌症类型。
Science子刊:溶瘤病毒联合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或能有效治疗乳腺癌和黑色素瘤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疗法能够帮助机体免疫系统有效抵御癌症,这种疗法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比如治疗黑色素瘤和白血病等多种癌症等,但免疫疗法依然无法有效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癌症。近日,来自渥太华医院和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将溶瘤病毒同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结合的一种新型组合性免疫疗法或能有效成功治疗乳腺癌及其它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成果刊登于国际
RNAscope®带你进入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原位精准定量时代
检查点抑制剂可用于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复发性血液癌症的辅助治疗
2017年12月12日/生物谷BIOON/---根据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们最近的一项实验结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供体干细胞移植手术后血液癌症复发的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前期数据显示一种叫做nivolumab的单抗药物具有治疗上述癌症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因此,这些数据表明我们在最终接受该药物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确认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在最近于亚特兰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