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SIGNAL:SAP97 介导记忆B细胞快速反应

在第一次遇到外来抗原后,具有免疫球蛋白M(IgM)B细胞受体(BCRs)的初始B细胞引发首次抗体反应,并产生具有IgG BCRs的记忆B细胞。当这些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时,细胞表面的IgG BCRs刺激它们迅速分化成浆细胞释放大量的IgG抗体。 7月31日,SCI SIGNAL杂志报道免疫系统通过IgG BCRs介导信号通路,确保记忆B细胞对再次遇见的病原体快速而高效地作出反应的机制。

2012-11-18

Cancer Res:CCR5拮抗阻断基底样乳腺癌细胞转移

趋化因子CCL5和其受体CCR5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在一项最新烟具中,肿瘤领域研究人员对2,254人乳腺癌标本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后发现在HER-2基因亚型乳腺癌中,CCL5的表达及其受体CCR5时增加,但CCR3表达不增加的。 同时也发现表达CCR5人乳腺癌细胞系对CCL5有功能反应。在此种肿瘤亚型中,癌基因会转化诱导CCR5的表达,而一点表达CCR5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加了。

2012-11-18

JEM:调控B细胞成熟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血细胞发育过程称为造血,使人产生许多不同的免疫细胞亚型。现有研究认为三种转录因子E2A,EBF1和PAX5促使功能性B淋巴细胞成熟。近日,Wooseok等研究人员证实E2A是EBF1表达的所必需的。Seo和Taniuchi研究了另一种转录因子Runx1,Runx1是血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Runx1,造血是不可能发生的。

2012-11-26

JBC:开发出可以暴露癌细胞的新型血液稀释

2012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方法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抗凝药物,俗称为血液稀释剂。血液稀释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心脏病风险或者中风个体非常重要。 但是处方药血液稀释剂在机体中会产生长期的影响,而且有可能引发未知的副作用,包括出血等。

2012-12-10

:抑制Stat3可强化对B细胞恶性肿瘤的免疫

6月22日,Cancer Research 杂志报道了通过抑制Stat3功能可强化对B细胞恶性肿瘤免疫达到治疗目的。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侵袭性且无法治愈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虽然病人往往最初对一线化疗药物和单克隆抗体治疗反应良好,但进一步治疗的反应性却较差,并最终导致复发。

2012-11-18

Nature:骨髓微环境或可促进机体产生抵御感染的T、B细胞

2013年2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南医学中心儿童医学研究院的研究者通过对供给干细胞营养的骨髓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可以产生特殊的造血细胞,这些造血细胞可以产生抵御感染的白细胞,即T细胞和B细胞。

2013-02-25

Science:细胞内随机性竞争决定B细胞命运

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能够制造抗体的免疫系统细胞即B细胞后,发现细胞对它们自己的命运也存在某种控制,从而在科学家们理解是什么决定细胞命运方面带来一场主要的震动。 B细胞能够有多种命运,其中较为更加常见的一些命运是死亡,分裂,成为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或者改变它们制造的抗体。

2012-11-18

B细胞恶性肿瘤蛋白疗法获FDA罕见药资格

近日,Emergent BioSolutions公司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蛋白疗法TRU-016,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授予的罕见药资格。TRU-016是一种人源化抗CD37的单特异蛋白疗法,用来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

2012-02-03

Cell:SENP1蛋白在T细胞B细胞发育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基于PDB文件1A5R利用iMol构建的人SUMO1蛋白的结构示意图,蛋白骨架用丝带表示,指示二级结构;N端用蓝色表示,C端用红色表示。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防治中心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12年1月27日在《分子细胞》 (Molecular Cell)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当苏素(SUMO)紧握一种激活基因的蛋白STAT5时...

2012-11-18

Immunity:发现控制B淋巴细胞发育的代谢检查点

近日,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控制B淋巴细胞发育的一个代谢检查点,即卵巢滤泡激素相互作用蛋白1(Fnip1)。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17日在线发表在Immunity上。 协调好体内代谢与细胞的生长及分裂之间的关系,对免疫细胞的正常发育及功能至关重要。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