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诸如苹果和茶叶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或能保护机体抵御癌症和心脏病发生

2019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迪斯科文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比如苹果和茶叶)或能帮助机体有效抵御癌症和心脏病,尤其是对于吸烟者和重度饮酒者。图片来源:Anna Vovk/Adobe Stock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3年间评估了53048名丹麦人的饮食状况

2019-08-20

UPLC-ESI-MS/MS技术分析柑橘果皮中黄酮类代谢

  大红袍柑橘(DHP)是一种古老的柑橘品种。其果实和果皮富含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化合物,因其抗氧化性和极高的药用价值而广受欢迎。据报道,大红袍柑橘果皮中总黄酮含量是柑橘品种中含量最高的,已被列入我国柑橘的重点保护品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和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糖尿病、抗炎症等。许多研究者对柑橘品种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检测。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只检测少量化合物

2019-08-26

Metabolic Engineering: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植物天然产物,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功效,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萜类化合物的传统生产方式为植物种植提取,对野生植物资源、土壤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萜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类胡萝卜素是一类代表性的萜类化合物,包括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虾青素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学礼带领的微

2017-12-09

Science:发现一种海藻光致酶直接利用蓝光将脂肪酸转化为烃类化合物

图片来自A. Kitterman/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ao4399。2017年9月1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海藻光致酶(algal photoenzyme)利用蓝光将脂肪酸转化为烃类化合物。这一发现有可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来制造烃类化合物能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1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

2017-09-11

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在四氢噻唑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四氢噻唑是含有硫醚和氨基基团的五元杂环类结构,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和广泛的药理学功能,例如杀菌、降压和抗氧化等作用。因此四氢噻唑被认为是新药研发中的核心化学骨架结构。但是迄今为止,这一化学结构在体内的作

2017-02-28

自噬与多酚类化合物的作用

李学军,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014自噬转化医学与疾病研讨会上,李教授就“自噬与多酚类化合物的作用”做了演讲分享。

2015-10-06

Inorg Chem:新型铜类化合物或可有效抑制癌症扩散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包含铜的分子,可以特异性地同DNA相结合来抑制癌症的扩散,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Inorganic Chemistry上。

2015-03-03

PLOS ONE:营养所研究人员在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我国科学家凭借对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获得2011年国际拉斯科临床医学大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再度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分子,其中双氢青蒿素(DHA)是青蒿素的主要代谢产物和活性最强的一种衍生物。近年来,王慧研究组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功能及机制开展了多项研究,已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卵巢癌、肝癌的抗癌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2012-11-18

Biotech & Bioengin:张学礼等通过构建人工酵母细胞合成药用萜类化合物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Biotechnology & Bioengineering上刊登了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roduction of miltiradiene by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文章中,研究者通过构建人工酵母细胞合成了药用萜类化合物。

2012-11-18

BMC Gastroenterology: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阻断结肠癌细胞中的细胞信号通路

2012年1月22日,据《每日科学》报道,木犀草素,一种常见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这种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特性,但来自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不那么确定。发表于BMC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中对于癌症生长非常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IGF和PI3K)。 结肠癌是西方国家第二大常见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