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裔男性秃顶与患前列腺癌可能有关联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非洲裔男性秃顶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升高可能具有关联,尤其是早秃者,但这种关联是否适用于其他人群还有待证实。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非洲裔男性是美国患前列腺癌风险最高的人群,比白人男性高出两倍多。此项研究共有537名非洲裔男性参与,其中318人患有前列腺癌。
PLOS ONE:非洲黑猩猩对苦味感觉存在地域差异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美国在线科学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非洲黑猩猩因为原产地的不同,体内与识别苦味相关的基因存在差异,造成它们对苦味的感觉也存在地域差异。 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科研人员获得日本国内6家动物园的协助,将59只黑猩猩根据原产地,分为四类——西非、东非、中非、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然后对它们识别各种苦味所必需的28个基因进行了分析。
PLoS ONE: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蛙罕见染色体易位多态现象
一般而言,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四价体”配对,存在三种分离方式,可形成6种配子,由此在后代中出现多种核型个体。而其中不平衡配子由于遗传上的缺失和重复引起不育或育性极低,导致后代种群繁殖力降低,因而易位多态在自然群体中极难形成,在脊椎动物中更是罕见。两栖类自然种群中,因易位在种群中引起的核型多态现象未见报道。迄今,对于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中易位所引起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知之甚少。
非洲沙漠怪圈之谜破解:白蚁建生态绿洲
从安哥拉到纳米比亚再到南非北部的一个狭长的沙漠地带,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圆圈 从安哥拉到纳米比亚再到南非北部的一个狭长的沙漠地带,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圆圈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安哥拉到纳米比亚再到南非北部的一个狭长的沙漠地带,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圆圈,因充满神秘色彩被形象地称之为“精灵怪圈”。在贫瘠的草地上,这些由沙土构成的圆斑格外显眼,如同枯萎病一样,在大地上不断传播扩散。
非洲医疗消费有望于2016年达到300亿美元
非洲医药市场的发展机遇巨大,据IMS最新推出的研究报告显示,非洲医疗消费有望于2016年达到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6%,仅次于亚太地区的12.5%,与拉丁美洲的10.5%大致持平。 亚撒哈拉非洲国家对于药品的需求(南非除外)反映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在赶超世界其他地区。 现在已经达到人口比例34%的非洲中产阶级数量仍在持续增长。
全球变暖导致蛙类逐渐灭绝 态势或扩大
大规模物种灭绝:6500万年前一颗大质量小行星碰撞地球很可能导致地球大量物种灭绝,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逐渐升温的地球将迎来新一轮物种灭绝 图中是黄金蟾蜍,这一物种现已从地球上灭绝消失,现今百分之三十的蛙类生物遭受着灭绝威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人们提到“物种灭绝”时,多数人都会立即想到恐龙的灭绝,但事实上地球当前正处于物种灭绝时期。
Nat Commun:抵御非洲锥虫病的新型靶点
2014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抵御非洲锥虫病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非洲锥虫病是非洲部分地区的一种主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非洲锥虫病影响着大约6000万人的健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非洲稻瘟病
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水稻种植区域遭受独角金的侵袭,来自英国、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哥伦比亚的研究者将联合研究,寻找某些水稻含有的独角金抗性基因。独角金侵袭作物是通过吸附根系,窃取营养和水分,从而阻碍作物生长,导致60%-100%的减产。 科学家将利用前沿基因组学方法,鉴定非洲栽培稻和野生水稻的抗性基因。然后在育种项目中运用这些基因,改良新品种对独角金的抗性和耐性。
Hepatology:亚洲和非洲有2000多万人感染上戊型肝炎
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赞助的最新研究估预计,在2005年内全球9个地区共有2010万人感染上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型1和2。相关研究发表在4月份最新出版的《肝脏病学》(Hepatology)上。 根据该研究论文,在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该年内因HEV总共导致340万有症状的病例、,7万人死亡和3000例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