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Sci Rev:王永栋等白垩纪温室气候古大气CO2变化趋势研究中获进展
白垩纪是地质时期的典型温室气候时期,并发生了若干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CO2是显生宙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白垩纪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探究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Sci Rep:陈楚侨等揭示社会快感缺失个体的特异性情感体验缺陷
人类的情感体验在时间维度上可区分为期待型(anticipatory,对未来情感信息)和消费型(consummatory,对当下情感信息)的情感体验过程。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主要体现为较弱的期待型快感体验,而非消
Development:陈永龙等在热带爪蛙中建立了高效基因敲除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永龙博士的研究团队成功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热带爪蛙中获得了高效的靶向基因破坏,该研究成果Efficient RNA/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Xenopus tropicalis 于1月8日在线发表在DEVELOPMENT上。
Nat Commun:陈大华等揭示果蝇天然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天然免疫存在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中,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反应涉及到多基因多层次的转录、翻译和翻译后调控的复杂过程。果蝇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其会通过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途径分泌许多抗菌肽分子,这些分子分泌到血淋巴细胞后能杀死入侵的病原微生物。Toll信号通路是目前了解最多的果蝇抗菌肽产生的一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分子调节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SCES:陈旭等华南广西运动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院士、樊隽轩研究员等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发表封面文章Toward a stepwise Kwangsian Orogeny 。
Cretaceous Res:科学家发现北美最小角龙化石
恐龙家庭的新成员:“Unescoceratops koppelhusae”(右上)和“Gryphoceratops morrisoni”。 近日,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近日从博物馆恐龙标本中发现了两种小型角龙新物种。这些标本化石分别于数年前出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省立公园中。
MicrobiologyOpen:潘永信等发现生长温度影响趋磁细菌数量和种群多样性
说明:不同温度下趋磁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树(A)和群落相似性的主坐标分析(B),a、b和c表示同一温度下的三个平行样品。从图中可以看出,37°C下趋磁细菌的种群多样性与其余温度下的样品明显不同。
陈大雄的实验室劲敌
从前有个导师,在一所不知名的高校实验室里领着一群胸无大志的研究生做实验。在这个不知名的高校实验室里、胸无大志的研究生中,有一个人却有着非凡的野心。小时候,在其他孩子满脑子里只有讨点小钱买个糖吃这种想法
陈竺:中国860万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是好的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媒体专访并对一系列医改焦点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860万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是好的,这一点不能否认。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批评一些医务人员“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了”,一时间网上跟帖如潮,顶他的人多,踩他的人少。 对此,陈竺表示,钟南山先生的话只是针对一小部分医务人员,中国860万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是好的。
北方粳稻分子育种研究中心选育出第一个水稻品种:中龙香粳1号
2012年1月2日,从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获悉,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李家洋院士课题组和中科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中张国民课题组联合选育的香型粳稻“哈香06-216”通过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审定,并正式命名为“中龙香粳1号”。 该品种以“香糯稻”为母本,以优质粳稻“五优稻1号”为父本,通过现代分子辅助选择技术结合传统常规育种,聚合抗病、优质和抗倒伏等优良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