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腹侧视觉通路对不同视觉运动特征进行加工和处理的功能构筑和神经机制
9月26日,《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istinct functional organizations for processing different motion signals in V1, V2, and V4 of macaque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主要由来自中科大的访问博士研究生安旭同学,助理研究员弓洪亮和导师王伟研究员及其实验室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Experi Gerontol:郑永唐等表明中国猕猴是研究免疫衰老的合适动物模型
在衰老过程中,天然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组分在表型和功能上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单一的免疫功能衰退而是一种重塑过程,其结果导致了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和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称之为免疫衰老。
揭示猕猴的符号加法
在一项研究中,恒河猴经过训练可以识别26个不同的符号并把它们与不同的奖赏数量联系起来,这些猕猴表现出了不仅能够区分这些符号、而且还能一次累加两个符号的值的能力。科研人员已经证明了动物可以估计物体的数量,但是尚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NAT COMMUN:中华猕猴桃基因组测序完成
10月18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红阳”的基因组测序研究文章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对广泛栽培的中华猕猴桃品种“红阳”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猕猴桃进化过程中3次基因组倍增历史事件,揭示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营养成分的基因组学机制,为猕猴桃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1年度古怪和搞笑动物图片:圆滚如球的松鼠、臭美自拍的猕猴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出2011年度古怪和搞笑动物图片,真可谓动物百态,妙趣横生。来看看吧: 美国加州一只灰松鼠对游客给的“零食”一律来者不拒,贪吃的它如今已圆滚如球 现实版“愤怒的小鸟”!一只因领地被“侵犯”而怒眼圆睁的蓝灰蚋鹩雌鸟 美国一只松鼠四肢舒展地趴在长凳上呼呼大睡,好舒服!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一只叼着烟头的金花鼠...
长尾蜉蝣短暂一生:成熟化蝶到死亡仅数小时
每年的夏季,也是蒂萨河“盛开”的季节。数以百万计的长尾蜉蝣似乎是瞬间出现于河面之上,整个场景相当壮观。这种昆虫从成熟化蝶到繁殖,最后再到死亡,一生仅仅持续数小时。千上万的长尾蜉蝣会活跃于东欧蒂萨河上,形成了“盛开的蒂萨河”的壮观景象。
PNAS:猕猴的母婴分离带来长期的健康影响
5月21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rimate evidence on the late health effects of early-life adversity,”,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猕猴的母婴分离带来的长期健康影响。 研究者表示,在出生时与母亲分离对猕猴的健康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J Neurosci:王伟等发现猕猴V4视区对真实和错觉轮廓方位感知不变性的加工处理
5月16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Equivalent representation of real and illusory contours in macaque V4”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主要由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生潘炎夏和导师王伟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
PNAS:中东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猕猴模型
科研人员建立了致命的中东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动物模型,它可能有助于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防护策略。自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2012年6月于阿拉伯半岛出现以来,MERS-CoV β冠状病毒已经在中东和欧洲导致了超过108个人类病例,至少50人死亡,有多个人传人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