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hem Biol:为什么免疫系统不攻击自身细胞?

为了击退感染,机体免疫系统不得不清楚地区分敌人和机体正常的细胞;为了成功进行区分免疫系统会利用每一个细胞表面的特殊分子模式来进行判断该细胞是敌是友。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图宾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结构生物学技术鉴别出了依赖于唾液酸的一种关键的决定簇,唾液酸是人类细胞表达的一种聚糖类物质。

2014-11-27

J Control Release:纳米药物刺激免疫系统攻击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

2013年8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Nanomedicine研究中心科学家利用老鼠植入人乳腺癌细胞进行实验室研究,开发出一个独特的纳米级药物,可以携带各种“武器”,潜入癌细胞从内部打破癌细胞。这个纳米级药物将拥有了一个新的组件:一种蛋白质,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攻击HER-2阳性的乳腺癌细胞。

2013-08-11

Natco强制许可攻击:辉瑞和罗氏可能中枪

2012年7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 印度仿制药生产商Natco制药(Natco Pharma),先前已通过强制许可成功击败了拜耳(Bayer)抗癌药多美吉(Nexavar)的专利保护,该公司称,目前正在对下一步攻击的目标进行排序。 Natco公司CEO Rajeev Nannapaneni未明确告诉华尔街日报下一步攻击的药物名称,只是称"某些产品应该予以强制许可"。

2012-07-23

Ang Chem:新型脂质体抗癌药物运输技术可对癌细胞实施精准地毁灭性攻击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运输技术,其可以将药物在释放之前就运输到癌细胞中,相比传统的抗癌药物运输方法相比,这种新型技术可将癌症药物置于细胞中对癌细胞可彻底地摧毁杀灭。

2014-05-11

植物气味帮助临近植物准备抵御攻击

一项研究发现,当植物面临昆虫攻击的时候,它们释放出可在空气中传播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可以被健康的临近植株接收到,并且转化为杀虫化合物,从而为正在到来的攻击做好准备。

2014-04-29

Nature:东京大学研究揭示痢疾杆菌攻击人体机制

S. flexneri OspI 蛋白晶体结构 东京大学教授Chihiro Sasakawa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了痢疾杆菌( Shigella flexneri )借助特殊蛋白质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新的治疗药物。相关论文3月11号在线发表于《Nature》。 研究小组发现,痢疾杆菌侵入肠道下部的上皮细胞时,人体会激活免疫功能,力图击退痢疾杆菌。

2012-11-18

Plos One:道歉能缓解对方攻击性但未消除愤怒

被他人的言语激怒正要发作时收到对方的道歉,马上会感觉气消了大半。日本一研究小组通过脑电波分析证实了这种体验:接受道歉后虽然心中仍存在不满情绪,但是像愤怒这样的攻击性会平息下去。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和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3月22日在美国在线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以48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让大学生们就一些社会问题写下意见。

2012-03-27

Nat Commun:果蝇攻击性的遗传控制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告了造成果蝇攻击行为的两个基因。这项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攻击性的分子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在不同物种中怎样得以保留下来的认识。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