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山:相关疫苗距临床应用尚需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2日再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对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研究基本支持病毒来源于蝙蝠,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

2020-02-04

一种新技术有望在15分内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准确检测

2020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当前的方法诊断新型冠状病毒大约需要一个小时,近日,来自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基于光学和磁性微粒组合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其或能对100份可能感染病毒的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并能将诊断时间缩短至大约15分钟左右。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目前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所需要的时间是治疗感染患者

2020-03-03

南山领衔新发论文:不排除“超级传播者”,个别潜伏期超三周

2月9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注:medRxiv的论文均未经同行评审)钟南山等人对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同时,仅有1%左右的患者与

2020-02-10

Bmal1基因或许并不是控制机体昼夜节律的必要调节子

2020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机体中广泛存在的Bmal1基因被认为能作为机体主要的分子计时器的关键部分,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机体的组织能够持续遵循24小时的昼夜节律,24小时的昼夜分子时钟能影响从机体睡眠到代谢等多项日常

2020-03-04

研究南山院士再谈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2日再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对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研究基本支持病毒来源于蝙蝠 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

2020-02-03

罗氏固定剂量组合Perjeta+赫赛汀皮下制剂获美国FDA受理,给药只需5-8分

2020年02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罗氏(Roche)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提交的一份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该申请寻求批准Perjeta与Herceptin固定剂量组合(FDC)皮下制剂,联合静脉化疗治疗符合资格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这款FDC皮下制剂,采用Halozyme公司Enhanze药物递送技术开发

2020-02-26

iScience:靶向生物基因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近日,来自美国希望之城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潜在地预防或减缓侵袭性乳腺癌发展的新方法:靶向患者的“内部时钟”。

2020-02-15

Nature子刊:一种MCFA实验室芯片可在20分内给出测试结果

2020年2月8日讯/生物谷BIOON/---目前,即使在人们表现出症状的情况下,在实验室中进行疾病诊断也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到这时,这种疾病可能已经扩散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微型便携式实验室芯片,它可插入到智能手机中,通过他们开发的一种自定义应用程序将这种实验室芯片自动连接到医生办公室。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

2020-02-08

Sci Rep:生物有助于术后康复

如果刚刚进行过膝盖,肩膀或臀部手术,则可能需要在早上或中午服用抗炎药,晚上最好不要服用药物。一项由麦吉尔(McGill)领导的研究首次表明,昼夜节律基因参与了外科手术的愈合。研究人员证明,在我们的生物钟活跃期服用抗炎药最能促进术后愈合和恢复。

2020-01-22

移除生物基因提升小鼠抗菌力

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移除实验鼠体内一个与生物钟调控相关的关键基因后,其体内具有噬菌作用的巨噬细胞变强,提升了小鼠抵抗细菌性肺炎的能力。生物钟是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理机制,调节生命活动,例如人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不同时间段的饮食行为都是出于生物钟的影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研究人员介绍,他们此前曾发现,在白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