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Struct Mol Biol:研究揭示细胞内铜离子的“出口路线”
我国正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近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中国正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绘制土壤重金属的“人类污染图”。 据了解,中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含7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以1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每一个网格都布设采样点位,每个点位都采集一个深层土壤样品和一个表层土壤样品。
BJC: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疗前列腺癌
刊登在国际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克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LTPs)对来自病人组织样本中的细胞进行作用,研究者表示,LTPs或许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疗法,而且其相比当前的放疗和光动力疗法要更加有效。
:上海药物所开发出离子通道电压敏感性的理论计算方法
每个残基对通道电压敏感性的贡献 膜蛋白的电压敏感能力是各种生理电信号存在和实现的基础。离子通道的电压敏感性一般是采用实验方法测量,把电生理数据拟合波尔兹曼分布获得相应参数。基于二态模型和平衡热力学理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阳怀宇、高召兵、利民和蒋华良等研究人员发展了离子通道电压敏感性的理论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迄今唯一可实际运用的电压敏感性理论计算方法。
SFDA派调研组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调研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研制情况
2012年5月17日,SFDA调研组王宝亭等一行五人到位于兰州市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研制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研发现场,听取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负责人对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研制情况、前景规划的介绍,分析讨论了今后申报注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调研组表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发的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是一项重大科研成果。
CCR:王慧等发现剥夺铁离子可抑制肝癌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药物研究所,以及美国梅奥临床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抗癌小分子药物新型铁螯合剂TSC24(thiosemicarbazone-24)的作用新机制,这将为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PLoS:离子通道活性化合物筛选平台
来自上海药物所等处的研究人员采用基于荧光的筛选技术,搭建了离子通道活性化合物筛选平台,并从中发现多个活性化合物,比如KCNQ1激动剂六氯酚(Hexachlorophene),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上海药物所利民特聘研究员和高召兵博士,第一作者为研究生郑月明。
上海生科院研究肠病毒71型2B离子通道获新进展
上海生科院研究肠病毒71型2B离子通道获新进展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巴斯德所的研究人员在肠病毒71型2B离子通道上的合作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重要核心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