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行为的神经控制
性体验使雄性小鼠跟幼崽打交道的行为方式发生剧变——“处男”雄鼠攻击幼崽,而做了父亲的成熟雄鼠则会表现出父爱。现在Catherine Dulac 及同事发现,信息素感应能力受损的“处男”雄鼠不攻击幼崽。
Transl Psychiat:研究找到会增加酗酒风险的基因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似乎与酗酒风险较高的11个基因变异。这一结果可能便于更深入地了解基因在决定为什么有些人喝,但不上瘾,而其他人会酗酒中的作用。可能有一天年轻人能采取验血,来知道他们是否易酗酒。
聚居生活影响蚂蚁的觅食行为
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一个聚居环境中的蚂蚁觅食方式比单个蚂蚁觅食方式的随机性要小,并且使用它们过去的觅食经验去优化它们当前的觅食行为,从而造福蚁群。当个体昆虫从事觅食行为的时候,它们在搜寻食物时候的运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混沌的,因此无法预测。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上海生科院揭示长寿不一定延缓动物行为退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不同长寿模型差异性调控老年线虫五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行为退化》的研究论文。
:科学家发现强迫性酗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2013年7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学和欧内斯特·盖洛诊所科学家发现了大鼠强迫性饮酒的神经环路机制,该环路与人类的相似。 科学家发现通过抑制前额叶和伏隔核之间的神经联系能够降低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而前额叶参与到神经系统高级功能如思考,风险评估等;而伏隔核与奖赏和动机等行为相关。 现在已经有多个FDA认证的针对该环路的药物,这些药物有望能够治疗酗酒行为。
Sca J Pub Heal:偶尔“酗酒”不增加患心脏疾病风险
我们普遍认为酒精对缺血性心脏疾病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但很多研究已发现“酗酒”则会失去酒精这一功效,“酗酒”会增加冠脉疾病风险。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酗酒”会引起我们机体诸多健康问题。 为了考察平时适度饮酒的人(男性每周饮酒>252g;女性每周饮酒>168g)偶尔狂饮是否会增加患缺血性心脏疾病的风险。
Neuron:研究揭示吸烟增加酗酒动机的神经机制
2013年7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众所周知吸烟是引起酗酒的一个重要的诱因,但是两者的相互联系的机制依然是未知的。发表在7月18日的Neuron杂志上的文章表明在大鼠模型中短暂的尼古丁暴露能够改变大鼠脑中对酒精的奖赏系统,通过应激激素通路增加大鼠酒精摄取程度。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的John Dani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