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解析致癌关联性研究进展!
提起致癌,可能很多人会将其与化学物质、辐射等因素联系起来,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致癌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下这些致癌相关的研究成果或许你需要了解一下。【1】Cell:新研究揭示环境致癌物的独特突变特征,有助揭示癌症病因doi:10.1016/j.cell.2019.03.001对人类肿瘤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sequencing, WGS)可显示出独特的突变模式,这些突变模式有
揭示胰岛素受体竟与基因表达之间存在关联性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胰岛素受体(IR)信号传导是正常代谢控制的核心,并且在流行的慢性疾病中失调。胰岛素受体在细胞表面与胰岛素结合并通过细胞质激酶快速地传导信号。然而,调节胰岛素长期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哈佛医学院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胰岛素受体与细胞核中的RNA聚合酶II结合,并且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启动子上显著富集
揭秘机体微生物组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联
2019年3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机体中充满了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和对抗疾病的细菌,但由于饮食、居住地、爱好甚至病史的不同,两个人的体内可能会存在不同种类的细菌。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寻找哪种细菌与人类疾病有关,以及哪些细菌能帮助机体抵御疾病发生,研究人员对人类机体微生物组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往往并不一致,因为他们分析的是不同的群体或者并未对足够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者Su
FDA连续更新5大指南 癌症临床试验将迎来新变化
对于有些癌症患者来说,加入检验创新疗法的临床试验可能代表着挽救他们生命的最后机会。然而,有些患者会因为不满足临床试验严格的患者入组标准而无法加入临床试验。日前,FDA发布了4项关于癌症临床试验标准的指导文件草案和关于青少年患者入组成人肿瘤学临床试验的指导文件终稿。这些文件更新了癌症临床试验招募患者入组的标准,在澄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入组标准的同时,有望让原先无法加入临床试验的
卫立辛主任:癌旁正常组织中寻找肿瘤预后相关有效指标的研究|2019(第七届)先进体外诊断行业峰会
上海2019年3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3月16日,由生物谷主办,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2019(第七届)先进体外诊断行业峰会隆重召开。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卫立新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癌旁正常组织中寻找肿瘤预后相关有效指标的相关研究。卫立新主任承担了针对肝癌研究的国家自然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长
Sci Adv:科学家鉴别出营养有效性和胚胎生长发育之间的分子关联
2019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开启了一个复杂的细胞分裂过程,最终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体,实际上,所有的机体细胞都来自胚胎干细胞,其必须以一种可控的精确方式分裂,从而在胚胎中产生合适的器官和组织,然而目前科学界所知道的现象包括干细胞如何在不失控的情况下设法控制这种加速的分裂过程,比如在肿瘤细胞中发生的事件,同时还包括细胞的分裂速度如何适应能量和分子供应。图片来
Science:破解肠道细菌致癌物colibactin导致DNA损伤机制,有助揭示它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联性
2019年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十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了解colibactin---一种由某些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化合物---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联,但是因不能够分离这种化合物而一直受阻。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Emily Balskus决定收拾这个烂摊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Balskus及其同事们试图通过准确地鉴定出colibactin如何与DNA发生反应产生DN
研究发现刻画个体疼痛敏感性的神经指标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赠予人们的最宝贵却无人想要的礼物。没有它,人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极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1];有了它,人们就面临着潜在的无尽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长期折磨[2]。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疗毒”也纹丝不动,而有些人则对疼痛极度敏感,针刚碰到皮肤就痛得直跳。除了日常观察以外,众多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
中科院心理所揭示“痛点”的神经指标
被开水烫一下,有人疼痛难忍,有人毫无知觉;接受手术后,有人麻醉苏醒便能酣然入睡,有人使用大量止痛药却依旧生无可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都是因为每个人的“痛点”——疼痛敏感性不同。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率先采用跨物种研究方法,探索出了能刻画疼痛敏感性个体差异的神经指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研究人员首先招募了96名健康青年男女。这些志愿者经受了不同
量化关联脂质与衰老:离子淌度差分质谱法直接进样快速定量千种脂质
在最新的一篇研究衰老的文献 “Cross-Platform Comparison of Untargeted and Targeted Lipidomics approaches on Aging Mouse Plasma” 中,同时采用非靶向脂质组学与靶向脂质组学方法(LipidyzerTM)研究衰老老鼠血浆中脂质的差异变化。在该文章中,非靶向脂质组学与靶向脂质组学方法工作流程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