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Cell:胚胎干细胞可以感知DNA损伤发生“自杀”行为

图中显示,在胚胎干细胞中,激活的Bax蛋白(红色)可以定位在高尔基体中;蓝色的为细胞核 (Credit: Deshmukh Lab, UNC-Chapel Hill) 胚胎干细胞可以在机体中分化成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如果胚胎干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遭受损伤,它们为了胚胎的正常发育会很快“自我了断”,这项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

2012-11-18

PNAS:非语言行为或表达细微的遗传变异

一项研究提出,拥有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一种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通过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加以识别。 此前的研究报告说,有2份“G”版本的OXTR基因—这个版本含有单个核苷酸变化,在一个特定位置上从腺嘌呤变成了鸟嘌呤—的人据说比携带有至少一份“A”版本的拷贝的人更具同情心。Aleksandr Kogan及其同事提出,这些遗传变异也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的。

2011-11-16

Pediatrics:父亲忧郁或导致子女行为问题

美国研究显示,父亲忧郁或许导致子女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先前,针对母亲忧郁对孩子影响的研究屡见不鲜,这是第一次有研究人员关注父亲精神状态对子女的影响。 研究结果11月7日由最新一期《儿科》月刊网络版发表。 影响明显 纽约大学医学院小儿科专家迈克尔·韦茨曼带领研究人员研究2004年至2008年间收集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涉及2.2万名美国5岁至17岁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

2011-11-09

科学家发现体罚降低儿童情商 使其行为表现更差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体罚会降低儿童的情商,并且削弱儿童自制力,导致他们的行为表现更加糟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是通过对西非两所学校中的63名5-6岁儿童进行测试得出这一结论的。其中一所学校对违规学生实行体罚,另外一所则采用非体罚措施管理学生,所有的孩子生活的地区和家庭背景都大致相同。

2011-08-01

BJP:大麻素受体调控行为冲动

阿利坎特神经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如何操控内源性大麻素样系统,进而来调节高水平的行为冲动。行为冲动(冲动性行为)在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药物滥用的人中是最常见到的问题。 西班牙研究人员首次表明CB2受体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进而调节冲动性行为。

2012-11-18

Cur Dir Psy Sci:想减少攻击性行为吗?多练习自我控制

想减少攻击性行为吗?多练习自我控制 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感到生气和恼火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大多数人并不对这些冲动行事。这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心理科学协会杂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新的评论文章中,通过对心理研究后发现通过练习可以消耗或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认为当人们自我控制低时犯下暴力罪行的几率会上升。

2012-03-11

Science:蜜蜂的大胆行为与自身的基因有关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Scouting Behavior in Honey Bee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蜜蜂的大胆行为与自身的基因有关系。 我们人类为什么会以我们各自的方式行事? 有趣的是,对蜜蜂的一项新的研究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引起我们渴望体会新经验的复杂的基因。

2012-11-18

关于严厉查处违法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药品企业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段时间来,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相继发生了不法分子向药品零售企业套购新康泰克等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以下简称含麻制剂)的情况。

2012-05-31

Cell:果蝇求偶行为的分子机制

在雄性果蝇中,求偶行为主要由神经系统中的转录因子Fruitless控制,以往有研究表明,Fruitless突变可能会导致雄果蝇的“同性恋”行为。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外激素,它能够被性别特异的感受器识别,并促进雌雄果蝇之间相互吸引。由于没法选择一类合适的外激素感受器,解开不同刺激到底对求偶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谜团受到了限制。

2012-11-18

SFDA曝光“强肾养心胶囊”等六种违法药品广告

日前,SFDA曝光了“强肾养心胶囊”等6种药品违法广告。这6种违法药品广告发布频次高,违法情节严重,宣传的功能主治、适用范围超出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并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201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