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精液DNA的完整性!
2017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上的一篇题为“Sleep d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perm chromatin integrity among young men in Chongqing, China”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睡眠持续时间
CRISPR/Cas9为寻找靶DNA序列的灵活性付出时间代价
图片来自Thomas Splettstoesser (Wikipedia, CC BY-SA 4.0)。 2017年10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被称为“分子剪刀(molecular scissors)”的CRISPR-Cas9如何能够在基因组中寻找特定的DNA序列。Cas9已经在生物技术领域有了很多应用,也有望给医学带来革命
AJCN:进食生物钟推迟或会明显增加机体的体重指数
2017年9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在美国体重增长和肥胖被描述为一种流行病和一个复杂的问题,此前有研究人员发现饮食不良和体重增加、高体脂之间的关联;而且当天晚些吃饭(进食)被认为是一种引发体重增加的风险因素,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晚些进食对机体生物钟的影响。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
Nat Commun:脑科学家深入研究多巴胺传递时间机制
2017年8月28日/生物谷BIOON/--最近,来自奥塔哥大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诸如帕金森氏病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等脑部疾病对学习能力的影响时,对神经冲动如何形成记忆有了新发现。这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成果,为更好理解这些情况和发展新方法带来了新的启示。解剖学系和脑健康研究中心的John Reynolds教授说,近20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神经冲
Cell子刊:想要减肥和长寿,进食时间很重要
新喂食系统揭示进食时间很重要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实验室小鼠自动给食系统,可以精确控制食物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喂食时间,并能记录喂食的次数和小鼠随轮跑动的活动。用这种自动给食系统进行的实验强化了一种观点,即每天进食的时间比摄入的热量更重要。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的Cell Metabolism上。根据研究结果,在五个减肥组中,只有在活动周期中正常进食那组才是唯一有效减肥的,尽
移植神经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一例最长时间的病例报道
移植技术移植技术治疗帕金森病,例如干细胞、神经细胞、猪脑细胞等,是帕金森领域的科技前沿,尤其是近两年,中国正在开展的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让人振奋。在帕金森药物和器械方面,中国一直在追随和模仿,唯有干细胞技术,中国有望毕其功于一役,短时间内跃居世界一流。一例独特的病例2016年瑞典德隆大学,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
Int J Stroke:拯救半暗带,怎么利用溶栓时间窗的黄金时间呢?
科学的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包括CTA和CTP,能够提过颅内血管和颅脑灌注情况并能够区分梗死核心和半暗带,从而对静脉溶栓患者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科学的信息。本研究提出假说:多模态影像学技术能够增加静脉溶栓的数量并改善治疗预后,并将实验结果发表在Int J Stroke上。
中国科大破译植物组蛋白特有修饰位点调节拟南芥开花时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分子卓越中心教授丁勇课题组,发现植物组蛋白H2A第95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该位点系植物特有的位点,经磷酸化的95丝氨酸,能够调节拟南芥的开花时间,以及组蛋白变化H2A.Z的富集。相关结果以Phosphorylation of histone H2A serine 95: a plant-specific mark involved in flo
EHJ:长时间工作会提高患心颤的风险
2017年7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通过比较了85500名志愿者的数据,作者们发现工作时间过长的人群患心脏节律紊乱(例如心颤)等疾病的风险要明显增高。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每周工作时间为35-40个小时的人群来说,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小时的人群患心颤的风险要高40%。该文章的作者,Mika Kivimak
微生物所等重建担子菌门骨干类群的演化时间和发育图谱
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长期以来分类都是建立在比较形态学之上。近十几年来,在DNA测序基础上的真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发展迅速,随着测序样本量的不断增加,大量新物种被发现的同时,越来越多过去不曾知晓的进化分支也被揭示。目前真菌分类大多依赖于类群进化上的单系发生性和表型特征,并基于此构建分类体系。然而这样的分类体系却远不能和这些数目众多的新支序对应,使之难以命名。其主要原因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