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EM:短暂激活β-连环蛋白是产生造血干细胞所必需的

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组织中的一部分,当它们被移植到受者时,能够产生血液组织中的全部细胞。来自IMIM(Hospital del Ma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一种被称作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蛋白在产生造血干细胞中所发挥的功能。造血干细胞被用于移植来对抗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人们在实验室中生产这些干细胞打开大门。

2012-11-18

EJC:MTA1蛋白介导乳腺癌细胞Smad7的转录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促癌基因基因参与其中过程。转移相关基因1(MTA1)是一个能调控多个靶蛋白的基因,该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促进肿瘤转移过程。 MTA1表达已被证明与多种具有侵略性癌症类型密切相关包括乳腺癌。最新一项研究表明,MTA1能调控Smad7,SMAD7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beta)信号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2-11-18

PNAS:肿瘤激活蛋白可促进癌症扩散

2013年5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癌症可以改变淋巴系统内的细胞,从而促进癌症的进一步扩散,淋巴系统是在全身运输以及储存免疫细胞的血管网络,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2013-05-15

Science: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

6月15日,Science在线报道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可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反应,研究者研究了,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ATFS-1)感受线粒体应激过程,及其在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UPRmt)条件下与细胞核通信的机制。 研究发现,调控的关键点是ATFS-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

2012-11-18

Cancer Res:纤蛋白-3激活Notch通路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瘤恶性

6月4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纤蛋白-3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研究新发现。纤蛋白-3是一种不存在于正常大脑,而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中显著上调的基质蛋白。其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不明。恶性神经胶质细胞瘤是高侵袭性、化疗抵抗性脑瘤,预后极差。浸润性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是复发的主要来源。针对触发侵袭和化疗抵抗的可溶性因子,也许可以对这类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2012-11-18

Science:英研究人员证实DICER蛋白新作用——解救错误转录终止

基因表达,即生物体的DNA转录成为可利用的产物,需要通过启动子或一个外部的触发信号来激活。 英国研究人员一项针对拟南芥的研究表明,转录阶段后期也很重要。该发现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该论文发表在3月30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 转录终止是转录的最后阶段。成功的转录终止取决于将DNA的正确区段转录为RNA,并包含特定长度的尾巴。

2012-11-18

Nature:发现整合选择性剪接与转录延伸的蛋白因子

近日,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伦敦研究所的Jesper Q. Svejstrup等人做了一项关于能够整合转录延伸与mRNA剪接的功能因子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复合体DBIRD。相关论文在3月25日《自然》在线发表。 哺乳动物有限的基因却可以实现极其复杂的蛋白质组,选择性mRNA剪接是主要的原因。 剪接在空间和功能上都与转录相偶联,并被转录延伸效率所影响。

2012-11-18

Oncogene:激活Rho蛋白抑制肝癌形成

2013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科学家们发现,激活Rho蛋白可能会抑制肝脏恶性肿瘤。 研究小组提供的证据表明,不同蛋白之间交互对话对癌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治疗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Oncogene杂志上。

2013-10-23

Gene:研究者揭示绿脓杆菌转录调节因子AntR的双向激活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Gene在线刊登了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ntR-mediated bidirectional activation of antA and antR,anthranilate degradative gene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转录调节因子AntR的双向激活基因的作用。

2012-11-18

:游戏玩家破解逆转录病毒蛋白酶结构

仅用了三周时间,游戏玩家就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好几年的难题。一群玩家通过玩游戏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的结构,这种蛋白质在艾滋病毒生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发现标志着人类有望在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这一成果刊登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