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解析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
BJP:黄酮类化合物GL-V9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候选药物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损伤的创面修复反应,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持续性肝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变和肝细胞癌,导致门脉高压等一系列并发症。然而,肝纤维化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Mol Biomed:鉴定出广泛有效的抑制一系列冠状病毒感染的化合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称为T-1686568的化合物,它显示了阻止包括SARS-CoV-2的所有变体和普通感冒冠状病毒在内的一系列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前景。
《自然·医学》:AD血液生物标志物大PK!p-tau217脱颖而出
本研究评估了多种血液AD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阶段患者中与Aβ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在纵向变化上与Aβ病理、认知功能和脑萎缩纵向变化的相关性,识别出了p-tau217这一可有效反应Aβ
MIR-142a-3p:一种与周围神经损伤相关的新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转录调节因子
运动终板(MEP)是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纤维之间相互作用的解剖和功能纽带。随着神经肌肉连接的成熟,MEP变得穿孔和复杂,每个神经肌肉连接由一个轴突支配。
Mol Cell:揭示两种转录因子全局性抑制乙酰辅酶 A产生从而促进肝癌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细胞减少了一种中心代谢分子的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全局性代谢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肝脏中的肿瘤细胞能够更快地生长。
Redox Biology: 胱硫醚γ裂解酶S-硫代谢物DRP1改善心功能不全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增加以及缺血性心脏事件治疗方法的改进,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稳步上升至全球约6430万人,另有数百万未确诊病例,将其描述为全球大流行。
Cell子刊:建立人类海马区域神经胶质细胞的转录组学参考图谱
该研究建立了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内的,多种人类神经胶质细胞及其亚群在人类出生后各个年龄段的分子图谱
Oncotarget:科学家利用代谢组学来揭示人类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来自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代谢组学发现了指示肝细胞癌(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