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发现生命的能量起源在哪里

来自伦敦大学,杜塞尔多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追踪到了活细胞生物能量特征的起源:仅由岩石,水和二氧化碳组成的一种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 在生命起源的问题上,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能源问题,因为生物体要进行新陈代谢和复制,就需要大量的能量,而此时能催化特异性反应的酶还没有进化出来,大多数能量如果不用,那么就只能丢弃。

2012-12-21

Science:现代性别起源于大约相同的时间

哪个先出现:男人还是女人?在此之前,研究表明智人的最近的共同女性祖先--即线粒体“夏娃”-- 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最近的共同男性祖先——或Y染色体“亚当”——要早得多。但是,在本期《科学》杂志上的2则新的报告对人类Y染色体的进化速度进行了检测并得出结论称它们合并的时间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还就人群是如何在世界各地分散开来及进化的提供了见解。

2013-08-02

Nat Commun:身体热量的演化起源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哺乳动物控制体温的能力也许是作为用来保护后代、降低未成年死亡率的一个机制而形成的。 维持稳定体温的能力,也许使得哺乳动物能够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生存。包括人类在内的大部分哺乳动物能通过打颤来产生热量,但身体热量的另一个来源是棕色脂肪,它能以非打颤的方式发热。

2013-07-25

Science发表营养所研究成果:冠状动脉起源的新发现

7月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关于冠状动脉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技术揭示了冠状动脉血管的新起源——心内膜。这一重

2014-07-22

Nat Commun:研究揭示“德系犹太人”的母系或起源欧洲

“德系犹太人”线粒体DNA的测序显示,母系犹太人可能起源于欧洲。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项研究表明,“德系犹太人”的母系并不像人们有时所认为的那样是来自近东或高加索,而是发源于欧洲地中海地区。 “德系犹太人”的起源仍有很大争议。利用有关从父方遗传的Y染色体、从母方遗传的线粒体和从双亲遗传的常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所做的关系重建研究得出了矛盾的结论。

2013-10-14

Fun Gene Bio:杨祝良等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在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gen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reveals true morels (Morchella) are especially species-rich in China,”,文章中...

2012-11-18

Ann Bot:穇属异源四倍体物种杂交起源研究获进展

禾本科1/5物种起源于杂交事件,重建低拷贝核基因系统发育关系为解释物种杂交起源提供了证据。穇属(Eleusine Gaertn.) 隶属于禾本科虎尾草族核心群Chloris group,约10种,分布在热带东非、印度—马来西亚和热带南美洲,是典型的适应辐射类群。该属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可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

2011-10-24

PLoS ONE:祝良等牛肝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牛肝菌 牛肝菌是国内外著名的野生食用菌,该类真菌与多种树木形成共生菌根关系,它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该类真菌备受国内外同行关注,其中Dentinger et al.(2010)发现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及其近缘种是个单系,共包括4属20种,它们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在早第三纪的晚始新世(42-54 Mya)在古热带起源的。

2012-05-24

Nature:中科院研究脊椎动物颌起源获关键证据

一个由中英法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最先进的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来自中国4亿年前无颌类盔甲鱼的脑内颅进行了三维虚拟重建。这项研究为脊椎动物颌的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 8月1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推荐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朱敏和英法等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成果。

2012-11-18

Cell:骆利群等发现恶性胶质瘤细胞起源

来自俄勒冈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生物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技术发现了恶性胶质瘤的细胞起源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这不仅为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也证明了这一重要的技术能用于确定其它许多类型肿瘤的细胞来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细胞》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