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珊瑚虫给虾虎发出信号,“来为我打扫”

据Danielle Dixson 和 Mark Hay披露,海藻的过度生长是珊瑚礁的一个主要问题,而珊瑚礁所受到的所有主要的压力——从过度捕捞至气候变化——都会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海藻似乎是当其非常接近珊瑚时才会造成这种损害的,因此Dixson 和 Hay推测,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食草鱼类可能会通过吃那些生长在珊瑚礁上的海藻来保护珊瑚的。

2012-11-18

Science:斑马如何长出新的神经元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使得斑马鱼的大脑能够在其受到创伤性损害之后再生的机制。与哺乳动物不同,这些在淡水中生长的小鲦鱼因为脑部损伤所致的炎症会伴有新神经元的产生。 如今,Nikos Kyritsis及其同事展示,在损伤反应中,斑马鱼脑部的炎症会激活特定的信号传导分子及神经胶质细胞,后者可促进替代神经元的生长。

2012-11-18

Nature:3.8亿年前盾皮首次进化出长有牙齿的下颌

目前,科学家将3.8亿年前一种远古鱼类化石放在最新高能量X射线仪下进行扫描分析,形成的3D图像能够真实呈现这种远古鱼类的模样,证实这种鱼类是第一种像现代哺乳动物发育形成下颌的动物。

2012-11-18

PLoS Biol:斑马平滑肌收缩可引发细胞侵袭 或助癌症转移研究

2012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乳腺组织的僵硬程度可以作为鉴别乳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的僵硬度可以诱导分子改变,进而促进细胞的癌变行为。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三维凝胶上生长的乳腺癌细胞可以增强细胞的复制,并且随着僵硬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细胞的组织化。这期间所涉及的信号都是有一些表面蛋白质所参与协调控制的,这些蛋白质可以和结缔组织进行信息交流来调节细胞的复制、死亡以及运动。

2012-11-18

小侃斑马

前两天,和我一起合作建立世界上首例斑马鱼癫痫模型的Jeff教授突然拜访我,直接问道:“怎么最近很少看见你做斑马鱼实验了?”我耸了耸肩,然后无奈地告诉他,由于人手不够,这几个月我都扑在了研究乳腺癌迁移机制的研究上。

2013-01-30

PLoS ONE:崔宗斌等斑马温度刺激适应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温度是决定鱼类生长、发育、摄食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关键生态因子。环境温度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组装、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膜的流动性和透过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即使是小幅度的温度波动也会对细胞的平衡状态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鱼类经常会遇到由水流、阳光照射、季节变化和温跃层变动等造成的水温变化。为了抵抗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鱼类进化形成了有效的温度刺激适应机制。

2012-11-18

PLoS ONE:新研究证实益生菌有助更快和更健康地生长

2012年12月0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诸如在酸奶中发现的益生菌不仅给人们带来好处,它们也对鱼带来好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与环境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给幼小的斑马鱼喂食益生菌能够加快它们的发育和增加它们存活到成年的几率。相关演技结果于近期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

2012-12-04

Envir Pollu:冯新斌等解开高汞污染水库体低汞富集之谜

近日,来自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Insights into low fish mercury bioaccumulation in a mercury-contaminated reservoir, Guizhou, China,”刊登在最新一期的Environment Pollution杂志上,文章中,作者探索了“高汞污染水库鱼体低汞富集”之谜。

2012-11-18

Nat Commun:盾皮的自我保护机制

“巨骨舌鱼”(亚马逊流域一种淡水鱼)的鱼鳞内的盘状结构的排列,是其能够保护自己不被“水虎鱼(食人鱼)”咬伤的关键。这一发现发表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人们知道,“水虎鱼(食人鱼)”是可怕的攻击者,它们的利齿能夹住猎物,使其丧失能力。

2013-10-30

Devel Cell:通过对斑马研究揭示新型的血管融合路径

斑马鱼胚胎头部中的血管(绿色)以及内皮细胞核(红色) (Credit: University of Basel) 2013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血管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血管的融合遵循着同一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血管的形成经历着常见排列的不同阶段,而常见的排列就是内皮细胞的分裂和重拍,这对于血管的形成非常重要;近日...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