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Transl Med:利用一滴血成功制造出诱导多能干细胞
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方法,利用手指一滴血就能产生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该方法还使捐助者能收集自己的血液样本,可以发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基因重编程成熟人细胞,通常是血细胞,可以转化成
Cellectis推出源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肝细胞产品
5月21日,法国生物公司Cellectis集团下的Cellectis干细胞部宣布推出来源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肝细胞产品,即hiPS-HEP。 hiPS-HEP具同质性、再生性及生命周期长且CYP活性稳定的特点,能够为药物发现、毒性试验与疫苗研发等一系列体外研究提供理想的平台。
Mol Med: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改善盲鼠的视力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因视网膜中的细胞退化而导致中央视力丧失。在Stephen Tsang博士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提示着一种特殊的多能性干细胞可能能够恢复视力或者阻止视力丧失。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Medicine期刊上。 在这项治疗失明的实验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病人的皮肤细胞开发出的疗法能够改善失明小鼠的视力。
Cell Stem Cell: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构建出癌症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
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过敏与免疫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首次成功地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细胞)构建出癌症特异性的被称作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系统细胞。为了构建出这些杀伤性细胞,他们首先不得不将专门从事于杀死某种类型癌症的T淋巴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然后这些iPS细胞产生完全有活性的癌症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
PNAS: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揭示一种马凡综合症病因
ELISA检测表明与正常人iPSCs相比,马凡综合症病人来源的iPSCs中TGF-β信号传导活性增强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证实被视为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替代选择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能够像ESCs一样真实反映基因疾病---比如马凡综合症(Marfan syndrom
Cell Stem Cell:重编程因子配比决定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质量
美国麻省理工白头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研究人员在2011年12月2日那期《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结果表明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质量。
Biotech:供者细胞类型影响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的表观基因组和分化潜能
已有研究表明小鼠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保留着它们起源的细胞类型的表观遗传“记忆”。Kitai Kim等研究人员近日在人类细胞中研究了这个问题,并且把重编程过程中DNA甲基化的不完全擦除和异常的重新甲基化(de novo methylation)记录下来。该研究结果于2011年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HMG:广州生物院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初探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症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和Miguel Esteban博士研究组成员成功建立了特纳氏综合症、Warkany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和Emanuel综合症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并证明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不影响重编程的发生和完成,不影响多能性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Nature:科学家用干细胞技术创造出功能性人类肝脏
2013年7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日本科学家称他们能够将干细胞定向诱导生长称人类肝脏,这解决了供体器官稀少的问题。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 该实验由横滨城市大学医学院Takanori Takebe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他们首次建立了iPS细胞,并与其他类型细胞混合,诱导发育,最终成为肝脏。 研究人员称,据我们所知,我们首次报道了由iPS发育出功能性的人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