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 竞争规则生变
又有一批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了!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关于阿莫西林胶囊等7个品种规格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公告(第三批)(2018年第6号)》。公告显示,经审查,阿莫西林胶囊等7个品种规格符合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要求,现予发布。这些品种的说明书、企业研究报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数据信息可登录CDE官网查询。▍一致性评价,政府大力推进此前,笔者的文章《药品大消亡!上万品种
一致性评价后 仿制药该降价?
一致性评价是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药品整体质量,是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惠及民生的大事。然而,一致性评价动辄数百万元的临床试验费用却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不少企业认为,一致性评价后,仿制药疗效和质量等同于原研,涨价是理所当然的。对此,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却持有不同看法。3月4日,在由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25家行业协(学)会联合举办的“‘
更顽强的T细胞,正交IL-2/CD122体系
【药源解析】:这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表了斯坦福免疫学大佬 Garcia 小组最近一项有关移植 T 细胞改造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细胞疗法中免疫细胞输入病人后增殖乏力的问题。他们首先突变了 IL2 受体 beta 链(CD122)与 IL2 结合的两个重要氨基酸,这个叫做正交 IL-2Rbeta (ortho-IL-2Rbeta) 的变异受体与野生 IL2 结合能力显着下降。然后用这
CFDA、卫计委等回复一致性评价、二次议价等政策两会代表建议
2018两会如约而至,各地代表、委员也已经赴京,就细分行业领域关注度较高的具体问题建言献策,医药行业作为政策驱动的行业,更是如此。每年受关注最多的话题,往往就是行业发展最为紧要所在,也极有可能成为接下来的政策风向标。代表、委员所发出的声音就是行业声音,每年两会之后,这些声音,提出的意见,都会获得相关部委的明确回复。2017年两会,代表、委员们都提出了怎样的意见,回复又是如何?到底有没有
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首批17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
备受医药行业瞩目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日前发布首批17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规格的目录。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进程又迈出坚实步伐。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实现国产仿制药对原研药的临床替代。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对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性和有效
国家最高层发令:一致性评价后续鼓励政策需尽快落地
表面上看,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并无太多看点,但实际上该政策是在旗帜鲜明的鼓励中国仿制药发展,而对于仿制药发展最为关键的一致性评价后续鼓励政策还未落地,随着该政策落地,将从顶层层面推动鼓励后续政策落地,因为这是国策。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
研究发现由内源microRNA组成的抗流感病毒防御体系
近年来,季节性流感高发,而且禽流感不断跨越物种屏障感染到人类,特别是H7N9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疫情时有发生,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或畜禽呼吸道及肺上皮细胞。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和方敏课题组发现上皮细胞中绝大多数内源性细胞microRNA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他们高通量筛查了肺上皮细胞中高丰
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医保优惠政策何时落地?
据第一批一致性评价品种出炉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招标、医保等层面的配套政策并没有如业界期望般随之发布。E药经理人多方采访了解到的信息是:已出台的利好招标规则卡在了招标周期,人社部则在权衡是否给这部分品种开“特殊通道”。还有一个问题摆在CFDA面前,即如何监管才能保证一致性评价不变成“一次性评价”?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第一批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
食药监总局发布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告。附件: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附件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申请人准备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提供具体建议,并规范治疗系统临床评价资料的技术审评要求。本指导原则是
推进POCT纳入医院质控 建立规范化、网络化管理体系
即时检测(POCT)是急诊医学、急救医学和危重病医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其“快速、有效和便捷”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如何确保POCT结果满足临床要求是检验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POCT质量控制管理研讨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科主任王成彬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北京宣武医院检验科主任王培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