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发现新型DNA合成机制 或可解释细胞特殊遗传突变的发生
2013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普渡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细胞修复破碎DNA链的分子机制;当染色体遭遇氧化压力、电离辐射、复制错误等问题时其会发生DNA双链断裂,此时细胞就会利用相似的染色体DNA片段去弥补断裂的缺口。
Cell Reports:研究衰老果蝇帮助解释老年人代谢功能障碍原因
2013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年轻的孩子可以吃万圣节糖果袋,第二天仍能感觉良好,相比而言,成年人食用糖果后会遇到各种痛苦?近日,科学家揭示分子进化和基因FOXO可能是罪魁祸首。 在果蝇中开展的研究,Buck研究所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种机制,有助于年轻果蝇适应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果蝇衰老,同样的调控机制出现错误,代谢平衡被破坏。
PNAS:研究者解释颜色名称的通用划分标准
4月16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印度和意大利研究者的研究成果“On the origin of the hierarchy of color names,”,文章中,研究者对颜色名称的通用划分进行了解释。 这项研究发现,人口动态再加上人类的眼功能可能解释为什么命名颜色的顺序在全世界范围内一致。
FASEB J:科学家解释年龄增长相关肥胖发生的机制
科学无法解释:性行为后短期失忆率达三成
英国乔治城大学附属医院9月有一个案例,一位54女性在和丈夫有过夫妻生活后一小时出现了失忆的情况,她几乎完全记不住24小时内的事情,她唯一记得的最近一件事情,就是那次性行为。 这个案例很好了提醒了大家,对于某些人来说性行为或者类似的兴奋过度可能导致失忆或者健忘。
Cell Metab:研究解释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高风险的原因
GBE:美科学家称匙吻鲟可解释人类如何进化出四肢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生物学助理教授卡伦-克劳表示:“我们的研究发现匙吻鲟拥有自身基因组的副本。这种复制形成了额外的基因材料,提高了比较研究的复杂性。这可能改变我们针对肢体发育的研究方式。”为了研究人类的肢体如何发育,科学家将老鼠的肢体基因与鱼类的鳍基因进行比较。此前有关匙吻鲟的研究显示,这种鱼类在出现四足动物前很久就拥有生长出肢体所需要的“基因包”。四足动物最后进化成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动物。
科学家解释吃蒜口臭原因
只有当你嚼碎蒜瓣的时候,导致嘴巴散发臭气的大蒜化合物才会“发挥作用”。当大蒜的结构被损坏时,例如二烯丙基二硫和烯丙基甲基硫醚的化合物就被释放出来,导致人呼气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