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Virol:田波等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风疹病毒细胞受体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刊登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田波院士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of the 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s a Cellular Receptor for Rubella Virus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首次报道了风疹病毒细胞受体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葛均波
葛均波教授,1962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博士生导师。1979年-1984年就读于青岛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山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年-1990年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心内科博士研究生;1990年由上海医科大学派往西德美因兹大学进修学习,并于1993年获得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经国家教委及中国驻联邦德国使馆批准...
Biofabrication:用3D打印让视网膜细胞精准“站队”
英国研究人员12月18日报告说,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首次让大鼠的两种视网膜细胞,按照其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原本方位精准排列队形,以期未来用这项技术修复受损视网膜组织,进而治疗失明。
健康医疗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第五波财富
6月7日,成都2013财富全球论坛期间,慈铭体检集团董事长胡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称,健康医疗服务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第五波财富,健康需求则是未来财富的主要驱动力,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和新引擎。 健康服务需求将呈几何倍数递增 “人类对健康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健康是个人财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是财富来源所在。
电脑游戏透露视网膜信息
研究者几十年前就了解到,眼睛除了可以探测到光之外,还能做更多其他的事情。在将信息传送到大脑前,视网膜内的神经元细胞还能处理基本的情景信息,但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处理信息至今仍是一个谜。
CHMP建议批准拜耳Eylea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
2013年7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拜耳(Bayer)7月26日宣布,眼科药物VEGF Trap-Eye(aflibercept,阿柏西普注射液)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的积极意见。
英国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移植视网膜细胞
2013年7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科学家成功将通过胚胎干细胞技术获得的感光细胞移植成功。尽管近年来胚胎干细胞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但应用于临床的进度仍然缓慢。这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胚胎干细胞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珀金埃尔默医学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JAMA:使用波立维时不必进行遗传测试
一项新研究已发表,此研究质疑服用抗凝血药物波立维病人进行的遗传测试的有用性,质疑去年FDA关于血液稀释剂的警告。 一项32个先前临床研究新回顾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提到基因测试可能无法帮助这些患者确定心脏病发作或其他心脏事件更多的危险性。 波立维,一个世界最畅销的药物,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和法国的赛诺菲销售。
Exp Biol Med:双重基因疗法有助色素性视网膜炎治疗
在2011年10月发表于《实验生物学与医学》期刊的文章中,由Steven Tseng博士所领导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团队报告,借助双重基因疗法可于色素性视网膜炎老鼠动物模式中达到光受器的暂时性功能保留。 色素性视网膜炎为一异质性疾病,特征为渐进性的杆状光受器退化所造成的夜盲症以及最终所造成的全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