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

【综述】 失明,尽管不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会削弱一个人的能力并且几乎不存在治愈的方法。眼部疾病的基因疗法将会深刻影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因如此,这个领域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去开发相应的疗法。有几个因素使得眼睛成为基因替换疗法的理想器官,包括易接近性、免疫豁免、体积小、组织分区和天然的对侧对照。

2013-05-03

Cell Neuron:维持视网膜的关键蛋白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加州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在活体内展示了一种特殊蛋白维持健康视网膜的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也为免疫、生殖、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治疗带来了启示。 研究人员在Cell旗下Neuron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动物实验中展示了蛋白S维持健康视网膜的作用,指出该蛋白参与了光感受器(眼部的光敏神经元)的修剪。

2013-01-09

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患者表现出异常的面孔情绪识别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社会认知功能缺损是面孔情绪识别异常,其异常程度也是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子。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几个方法学上的问题:首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2013-06-05

FDA批准首个用于成人遗传性眼病的视网膜植入物Argus Ⅱ

2013年2月1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Argus Ⅱ视网膜假体系统作为首个植入式治疗成人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装置。设备由一个小的视频摄像机、发射眼镜、影像处理单元(VPU)和植入型视网膜假体(人工视网膜)组成,取代视网膜退化细胞的功能,并改善患者对图像和运动的感知能力。VPU会将视频摄像机的图像转换成电数据无线传输到人工视网膜上。

2013-02-19

Cell:研究识别阻断异常细胞癌变的关键基因

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一种肿瘤抑制途径--Hippo途径,负责检测细胞中染色体的异常数目,引发细胞周期阻滞,从而避免恶化成癌症。 尽管异常细胞和肿瘤抑制基因之间有关联,如公知的p53基因

2014-08-18

罗氏制药被指隐瞒1.5万人死亡报告 中国未现异常

跨国制药企业罗氏近日被英国媒体曝出因隐瞒包括1.5万份患者死亡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而被欧洲药品监管部门紧急调查。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日表示密切关注,并称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看,该事件涉及药品尚未发现异常现象。 据了解,此次事件共涉及到八种药物,主要治疗乳腺癌、肠癌、肝炎、皮肤和眼睛等疾病。

2012-07-11

Chest: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与患者的血脂异常独立相关

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动物模型的证据显示,间歇性低氧血症(IH)可引起血脂异常。而脂质代谢的改变可能与人们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中观察到心血管风险增加相关。为了验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与其血脂异常存在独立相关性的假说,来自于法国昂热市lunam大学、昂热大学医院呼吸科、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1063组(INSERM U1063)的Wojciech Trzepizur博

2012-12-25

Cell Metab:研究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胆固醇代谢异常

近日,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病人机体中异常胆固醇生产和代谢的分子改变,这或许可以解释病人肝脏疾病的严重性以及患者心脏健康的风险。据估计,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有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和心脏及肝脏致死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 研究者们的发现或可以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而且可以使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评估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发明出新的方法来降低个体NASH发病的风险。

2012-11-18

Immunity:研究者揭示X连锁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相关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和人类免疫系统疾病-X连锁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 disease)相关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Immunity上。研究者Veillette表示,他们研究发现SAP分子在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他们试图去理解为什么SAP是自然杀伤细胞的重要组分,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有效清除异常的血细胞。

2012-11-18

J mmunol:调节性T细胞可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Moffitt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记忆调节性T细胞物理特性的变化可以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展成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这一发现可能改善MDS患者的预测,同时也有助于开发更好的治疗手段。 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