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enome Med:女性的怀孕时间或会改变胎儿机体的DNA

2020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6000多名新生儿进行研究,绘制出了母亲孕期长度与胎儿机体化学性DNA改变之间的关联图谱,研究者发现,怀孕时间越长,他们就能在新生儿的脐带血中检测到成千上万个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图片来源:CC0 Pub

2020-03-07

小鼠运动行为自动分析助力睡眠与运动的神经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中心韩华团队通过对笼养小鼠运动行为特征的自动分析,协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Yang Dan团队,得出了睡眠-觉醒-大脑状态和运动行为是由黑质网状核的特定神经元集群共同调节的结论,该研究结果以A common hub for sleep and motor control in the substantia

2020-02-21

肠道微生物组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有行为问题的孩子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有不同的成分,父母在差异的明显程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值得重视。肠道微生物很重要肠道微生物组中至少有400种细菌,数万亿种微生物生活在消化道中,这意味着肠道中细菌的数量比体内所有细胞都要多。肠道中的微生物执行重要功能,包括合成维生素、抵御有害病原体和消化食物。它们对健康很重要,而且失衡会导致疾病。

2020-02-12

bioRxiv:遗传改变或与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风险改变直接相关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ioRxiv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参与遗传性、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病的关键基因—PSEN1或许参与到了该病多种形式的发病过程中;在基础细胞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PSEN1基因会降低或增加个体患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

2020-02-08

揭示癌症中RNA改变的分子特征!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癌症中RNA改变的特征。癌症是一种由DNA突变所引发的疾病,而DNA的突变则是因环境因素或机体老化所诱发;目前研究人员很少研究基因组的这些改变如何影响RNA的变化,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理解RN

2020-02-07

研究人员发现改变情绪的大脑受体

 近期,澳大利亚科学家及其国际研究团队在大脑的一个区域发现了一种被认为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受体。靶向该受体可以有效地调节消极情绪。该研究成果将为精神疾病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科学》期刊上。该项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独特的受体发现于人脑中心一个很少被研究的区域。它被称为甘氨酸门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在调节消极情绪中发挥着

2020-01-14

利他行为或能有效减轻机体疼痛感!

2020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题为“Altruistic behaviors relieve physical pai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其他人群而言,参与利他行为的人群或会感觉到更少的痛苦。图片来源:Yilu Wang, et al. PNAS,doi:10

2020-01-15

PNAS:揭示利他行为缓解生理性疼痛

 2019年12月30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在线刊发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谢晓非教授课题组的论文“Altruistic Behaviors Relieve Physical

2020-01-10

《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发布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和发展,维护患者与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

2020-01-04

一个简单改变 预防万年传染病效果更优秀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展示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面对史上杀人最多的传染病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改变,就能让一种百年历史的保护手段更加有效。“只需改变疫苗的接种途径,就可以几乎完全预防结核感染。”《自然》对这项研究的专文评述说。说到结核病,很多人并不陌生。名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现实中的作家鲁迅,都是因感染结核去世。有证据显示,7万年前,人类还未走出非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