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癌症患者血栓并发症形成机制

临床上肿瘤患者经常性出现癌症相关的血栓,其发生的病理机制一直以来悬而未决。 然而,可以明确的是血栓的出现与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有密切联系,血栓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染色质通过中性粒细胞形成的胞外菌网释放到血液中是导致凝血和血栓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使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发现,恶性和非恶性嗜中性粒细胞更容易形成胞外菌网。

2012-11-18

Arterioscl Throm Vas:血栓能感受血流量的变化

2012年10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涉及到动脉壁内的脂肪组织,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斑块组织生长,直到动脉壁爆裂,造成动脉内形成血块。这些血栓成长会阻止血液流向冠状动脉,这可能会导致心脏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血栓形成后有意想不到的能力,能意识它周围的血液循环。

2012-11-18

礼来抗血栓药物普拉格雷(Effient)不及波利维(Plavix)

2012年8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 Sankyo)与礼来(Eli Lilly)上周日宣布,其抗血栓药物普拉格雷(prasugrel,商品名:Effient)在一项研究中不及波利维(Plavix,通用名:clopidogrel)。该研究名为TRILOGY ACS,主要终末点为证明prasugrel的疗效优于clopidogrel。

2012-08-27

Blood:抑制血栓及炎症发生的小分子物质

2012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组小分子,其可以干扰一种化合物的活性,这种化合物可以开启血凝素的多种步骤,包括引发血管和动脉障碍,俗称为血栓。这种小分子可以通过阻塞多聚磷酸盐化合物,从而治疗血栓,相比目前市场上的药物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Blood上。

2012-11-18

CMAJ:PCOS患者服用口服避孕药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2倍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于CMAJ(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服用复合口服避孕药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女性患者,与采用相同避孕方式的未患病女性相比,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风险增加2倍。 PCOS影响着6~10%的育龄女性,是这一年龄组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2012-12-04

PLoS Med:他汀类药物或不能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一个国际小组研究发现,在成年人中,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或许并不能预防血凝块(blood clots,一种静脉血栓栓塞)。 2009年时,一项名为JUPITER随机试验结果报道了,他汀类药物罗舒伐他汀在健康人群中可以使得静脉血栓事件风险减半。

2012-11-18

全球抗血栓药物市场新三剑客

新媒体营销的不断深入使企业外部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也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连锁反应。那么,企业内部如何管理?

2014-05-16

Isis治疗血栓药物二期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Isis Pharmaceuticals宣布公司开发的防血栓药物ISIS-FXIRx在临床二期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2014-05-23

Merck抗血栓药物vorapaxar寻求FDA批准

2013年7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Merck公司研制的抗血栓药物vorapaxar目前正在接受FDA的审核。公司希望vorapaxar能获得用于防止初次心脏病患者复发的许可。心脏病类药物审批难度一直很大,Merck公司另一种心血管疾病新药Tredaptive就曾被FDA否定。此次为研发vorapaxar,Merck已经投入80亿美元。

2013-07-26

Nat Commun:数学模型预测形成血栓细胞的大小

近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数学家们帮助生物学家弄清楚了为什么形成血块的细胞——血小板可以变换大小和形状。由于血小板对伤口的愈合、中风等都重要,更好地了解了血小板是如何形成和行为可能产生广泛的影响。 论文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神经生物学、数学系教授Alex Mogilner说:血小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难题,血小板的大小对凝血具有特异性作用。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