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药监局再度回应螺旋藻检测标准

当事企业否认集体公关 螺旋藻铅超标风波愈演愈烈,螺旋藻产品经历了从不合格到合格两大截然不同的检验结果之后,媒体纷纷质疑,成为企业集体公关的结果。为此,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对螺旋藻保健食品有关问题作出回应称:第一次公布的是监测结果,第二次公布的则是监督检查的结果,后者才具有法律效力,监测并不意味着确定超标。

2012-04-13

JACS:丁宝全等用DNA折纸术组装纳米颗粒三维手性螺旋结构

利用长方形DNA折纸结构组装螺旋形金纳米颗粒组装结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ACS在线刊登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Rolling Up Gold Nanoparticle-Dressed DNA Origami into Three-Dimensional Plasmonic Chiral Nanostructures,”,文章中...

2012-11-18

多肽类药物治疗疾病研究荟萃

美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博士在畅谈21世纪的生物工程时曾表示,“21世纪的生物工程就是研究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21世纪是多肽的世纪。”事实上,大多数人对多肽药物还比较陌生感。但多肽药物对人类的健康正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多肽是由少于100个氨基酸的肽链组成,是比较小的“蛋白”,具有人体内不结存,无副作用、用量少、吸收快等优点。

2013-09-29

J Virol:相对广谱抗病毒多肽的设计与功能验证

2013年9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在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部人才基金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王晓佳博士课题组突破对单一病毒的常规性研究思路,展开几种重要囊膜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体外体内均可高效抑制3科类病毒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新型多肽。

2013-09-22

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利器——多肽阵列

让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更简单!

2013-11-01

高通量多肽阵列技术发展—博肽健诺威成功案例

后基因组时代,科学家们已将研究重点由基因组学研究转向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以研究细胞蛋白质的组成和机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与疾病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为主。而蛋白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如其它蛋白质、核酸及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则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部分。目前,许多技术已开发用于这一相互作用研究,多肽阵列技术是其中关键且最好的技术之一。

2014-01-21

ACIE:邹汉法等血浆中内源性多肽的研究获进展

血浆中多肽的分离鉴定对于疾病标志物的筛选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血浆复杂的成分组成和多肽、蛋白质极高的含量动态范围,对内源性多肽的高效富集和分离鉴定形成了巨大的困难。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邹汉法、吴仁安研究员等人采用该所张涛研究员研究组所制备的碳介孔材料(OMC),成功发展了血浆中内源性多肽的高选择性富集与分离鉴定的新方法。

2012-11-18

Nature:螺旋酶Pif1促进BIR-特定性DNA合成

当DNA被同源重组修复时,在后期阶段会发生DNA合成。现在,本期Nature上发表的两篇论文确定了DNA螺旋酶Pif1在这一反应中所起的一个作用。他们发现,虽然“断裂诱导的复制” (BIR)的最初阶段在没有Pif1存在时能正常发生,但来自一个迁移中的D-环中间体的合成会受到影响。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