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icrobiol:在中国云南蝙蝠中发现一种新的丝状病毒---勐腊病毒
2019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发现了由果蝠(蝙蝠的一种)携带的一种新的丝状病毒,他们称之为勐腊病毒(Menglà virus)。他们报道勐腊病毒的基因组与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在内的其他丝状病毒存在同源关系,而且这三种丝状病毒都使用宿主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来获得入侵的机会。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
首先发现西非的蝙蝠携带着致命性的马尔堡病毒
2019年1月7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首次在西非的蝙蝠中发现了马尔堡病毒。2018年12月20日,他们报道了从塞拉利昂的三个场所取样的五只埃及果蝠(Rousettus aegyptiacus)经检测后是马尔堡病毒阳性。没有人在那里被感染,不过这一发现发出警告:作为一种与对人类高度致命性的埃博拉病毒存在亲缘关系的病毒,马尔堡病毒在当地存在着。马尔堡病毒。领导来自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
Nature:蝙蝠体内找到仔猪致死性腹泻疫情的冠状病毒源头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新加坡DUKE-NUS新发传染病研究所和美国生态联盟(Ecoheath Alliance),确定了2016-2017年造成广东仔猪场发生仔猪急性致死性腹泻的病原为一种蝙蝠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题为Fatal 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aused
Nature:我国科学家鉴定出猪致命性冠状病毒的起源
2018年4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学研究所、北京微生物与流行病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在2016~2017年,这种冠状病毒在中国杀死了将近25000头仔猪。它来自菊头蝠(horseshoe bat),与2002年出现在相同蝙蝠物种中的严重急
中科院科学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专家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自2005年以来,多个研究团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多种菊头蝠中发现了越来
Nature:鉴定出最可能携带对人类有风险的病毒的哺乳动物---蝙蝠
图片来自EcoHealth Alliance。2017年6月2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的研究人员缩小了可能携带着有可能跳跃到人体中的病毒的动物物种名单。他们概述了他们用来从全世界哺乳动物中收集病毒数据、对它们进行分组和罗列它们生活在哪里的过程。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6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
研究人员欲通过刚果的蝙蝠寻找埃博拉病毒
在一个热带雨林营地中,一群研究人员熬夜诱捕锤头果蝠并对其进行采样。图片来源:K. KUPFERSCHMIDT/SCIENCE新月初上,丛林如深海般黑暗。4 个人坐在塑料椅子上,等待着。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穿着长袖衬衣,戴着手套和面具。黑暗中,他们的头顶上,一张看不见的巨大的网悬挂在两树之间。他们是天空中的渔民,等待着猎物到来。这些人正在聆听锤头果蝠短促而嘶哑的叫声。每晚,几十只雄性锤头果蝠聚集在这
科学家在蝙蝠机体中发现白血病病毒的史前祖先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格拉斯哥大学和捷克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蝙蝠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引发罕见类型白血病的病毒家族的古老DNA痕迹,这或许就填补了研究者关于逆转录病毒化石记录研究的关键缺口,研究者表示,这些病毒生活在距今2000万至4500万年前。
PNAS:研究预测吸血蝙蝠狂犬病毒传播
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新研究显示,科学家使用遗传方法预测了吸血蝙蝠狂犬病毒(VBRV)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暴发。在拉丁美洲,VBRV会影响牲畜生产并且导致人类狂犬病暴发。尽管了解蝙蝠散布能预防病毒扩
Sci Rep:非洲出血热病毒在多种非洲蝙蝠中广泛传播
科迈隆-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或者又叫非洲出血热病毒,是一种由蜱传播的高致病性病毒,可能引起人类的出血热。由人类的出血热案例,可以反映出蜱虫的地理分布。近期,德国科学家证实,在非洲多地的蝙蝠中,都发现了大量个体携带了非洲出血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