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细菌脑膜炎病原体通过测宿主体温来进行防御
人类病原体“脑膜炎奈瑟菌”能引起败血病和脑膜炎,已形成了各种防御机制,其中包括一种多糖胶囊,它能帮助其在细胞外流体中存活。Christoph Tang及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对胶囊生物合成所需的三个基因来说,“脑膜炎奈瑟菌”中的胶囊表达是由一个RNA热传感器调控的,后者位于信使RNA的5′-未翻译区域中。作者提出,该细菌通过检测与炎症和免疫效应子的吸纳相关的温度上升来感应鼻咽粘膜的发炎状态。
Nature :大脑在葡萄糖代谢中所起的作用
胰岛素及其对葡萄糖平衡的诸多效应的发现,长期以来决定着我们对糖尿病及其治疗的认识。 但我们对大脑的关注却要少得多——除了感觉以及对低血糖做出反应外,大脑传统上被认为在这方面只起一个小作用。 这篇Review文章总结新发现的关于存在一个与胰岛共同作用来降低血糖的、以大脑为中心的血糖调控系统的证据。以上两个调控系统以广泛的重叠和冗余为特点,所以二者中的缺陷也许都是罹患糖尿病所必需的。
NRR:葡萄籽提取物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益
许多视网膜神经疾病涉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而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氧化应激。 最新研究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可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由此,中国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和Daxiang Lu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RGC-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和视网膜组织块实验证实,葡萄籽中富含的低聚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拮抗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NRR:对脑缺血后葡萄糖不耐症提出的治疗假设
研究发现,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缺血性应激可诱发葡萄糖耐受不良或者高血糖。缺血应激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改变可能参与了缺血后葡萄糖不耐受的发生与发展。 为验证此假设,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舒晓亮主任带领的团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脑缺血后下丘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B表达下降...
Cell Host & Micro:新型化合物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骨髓炎
研究者研究发现了一种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化合物,可以有效治疗骨髓炎,同时他们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小鼠模型,用于检测这种化合物的治疗效果。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James Cassat/Vanderbilt University) 2013年11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一种常见的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骨感染
Nature Medicine:新技术利用葡萄糖使癌细胞突显
2013年7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伦敦大学科学家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MRI测量糖消耗的量来鉴定癌细胞。该技术能够比现在标准放射技术安全而且简单,能够使得放射学家更好的记录肿瘤的细节。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Cell Metabolism:阐明癌细胞葡萄糖代谢模式转变的分子机制
2013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最近,Ludwig研究人员阐明了癌细胞改变葡萄糖代谢模式,以产生能维持快速增长所需能量和原材料的重要机制。 相关研究结论已经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同时,Ludwig癌症研究所科学家还揭示了恶性胶质母细胞瘤如何抵御能破坏癌细胞Warburg效应的针对性治疗,提出了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CoMO提醒父母注意脑膜炎疫苗不能完全预防所有疾病
澳大利亚珀斯2012年5月1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据在希腊塞萨洛尼基举行的欧洲儿科感染病协会 (ESPID) 年会上公布的新调查显示,在面向六个国家开展的国际性调查中,大多数父母(61%)并不知道目前的疫苗接种无法让他们的孩子远离所有类型的脑膜炎。(1) 针对两岁以下婴儿的父母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只有16%的父母知道未满12个月的孩子最有可能感染上这种致命疾病。
Arch Med Res:葡萄糖转运蛋白1促癌细胞转移机制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一类专门运送葡萄糖的蛋白称为葡萄糖转运蛋白。它一共分4种:葡萄糖转运蛋白1~4(Glut1~4)。Glut4是一种类胰岛素敏感型葡萄糖运输载体,它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细胞中Glut4表达的减少以及其转位的障碍都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早期研究发现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然而,没有任何证据阐明Glut -1的过度表达对癌细胞侵袭转移机制。
Diabetes:ChREBP介导葡萄糖刺激胰岛β细胞增殖
葡萄糖能刺激啮齿类动物和人来源的β细胞复制增殖,但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机制仍知之甚少。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在肝脏、褐色及白色脂肪组织、小肠、肾和肌肉等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 ChREBP是葡萄糖信号途径中的转录因子,对于调节哺乳动物体内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组织脂肪沉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