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阐述肠道微生物在抗抑郁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优化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液代谢组的抗抑郁治疗策略,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24-03-12

【RDS终版议程】全球核开发峰会如期召开!11.28-29日上海见!

全球核药开发峰会-RDS 2024将聚焦国内外核药发展趋势、研发难点、监管法规、临床转化等热点问题,汇集40+大咖演讲,20+主流展商,800+专业人士相聚上海,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

2024-11-19

母乳微生物可以守护宝宝健康!Cell Host Microbe揭秘母乳微生物群与儿童哮喘、过敏及母体基因组之间的紧密关联

本研究发现,母乳微生物群(HMM)与儿童哮喘及过敏致敏紧密相关,如特定微生物和代谢途径可影响疾病风险。同时,母体基因组与HMM存在关联并影响其组成,这为理解母乳喂养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4-11-26

《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科学家发现,ADHD药物安非他与精神疾病和躁狂症风险增加有关,哌甲酯则不具有这种风险

服用安非他明与精神疾病和躁狂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并且风险会随着剂量的升高而升高,而哌甲酯与风险增加无关。

2024-10-10

《自然》子刊:北大/南大团队让放疗“引爆”化疗

本次研究探索的立足点,是放射线可以通过电离效应、辐射分解反应等机制解离金属配合物,而像临床上常用的顺铂、卡铂等经典铂类化疗药物,就都属于能从Pt(Ⅳ)配合物转变得到的Pt(Ⅱ)配合物。

2024-07-24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Cell:母乳调节微生物定植模式,影响宝宝呼吸道健康

该研究通过一个大型儿童队列揭示了对鼻部和肠道微生物组的调节是母乳喂养阻碍哮喘发展的关键机制。

2024-10-12

去年生物制造并购金额飙升至360.4亿,4家企业完成超50亿大额交易|《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近日,创业邦旗下创新及科技企业投资价值数据分析平台睿兽分析发布《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