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预防治疗指南》发布会主要内容
媒体背景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男男性行为人群及跨性别人群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预防治疗指南》发布会 关键事实 自 20 世纪80 年代初艾滋病病毒(HIV)开始流行至今,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及跨性别人群受影响尤为突出。他们感染的风险依然很高;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艾滋病的情况加剧,在工业化国家尤其严重。
艾滋病治愈病例很难复制
被认为是世界上首例艾滋病治愈者的美国人蒂莫西·布朗24日驳斥了有关他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报道,并表示治愈艾滋病的感觉“好极了”。 布朗当天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时启动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抗艾滋病基金会,并希望自己的知名度能够吸引更多捐赠资金,用于艾滋病疗法的研究。他表示,自己是“艾滋病能够治愈的活生生的例子”。 布朗现年47岁,来自美国西雅图,曾同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
联合国16日表示2030年可望控制艾滋病 马航108名艾滋病专家殉难或影响国际艾滋病研究进展
联合国:2030年可望控制艾滋病综合媒体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规画署(UNAIDS)16日发表的全球报告指出,10年来全球艾滋病毒(HIV)新增感染病例和相关死亡人数骤减三分之一,艾滋病疫情可能在2030年获得控制。UNAIDS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课题的通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课题的通知食药监办科函〔2014〕146号2014年03月28日 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
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婴儿
新华社洛杉矶3月3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实现了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3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选取一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婴为治疗对象。在该婴儿出生30小时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基因剪刀”剪断艾滋病病毒入侵通道
撰文/宾夕法尼亚大学 Carl June Bruce Levine 翻译/马珩 德国血液学家Gero Hütter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成功救治了一名艾滋病患者。然而,这种治疗方法既危险又昂贵,而且难以推广。究竟有没有一条更安全、更简便的途径,让全球数以千万的艾滋病患者摆脱病魔?人类与艾滋病持续数年的惨烈战斗,在基因科学的帮助下,依稀可见胜利的曙光。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确定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Getting to zero),副标题是"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世界卫生组织将12月1日订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
我国传染病防治仍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28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传染病防治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的工作情况时说,我国传染病防治仍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她说,首先,防治工作面临来自传统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双重压力。传统传染病威胁持续存在,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