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设立“科研智囊团”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6月3日在日内瓦发布公报说,该机构当天设立了由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为全球抗艾滋病事业提供科研咨询及建议。 公报指出,该委员会将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开展的有关艾滋病的重点科研项目建言献策,并确保最新科研成果能被及时应用到全球抗艾滋病事业中,委员会还将为该机构调整全球抗艾滋病政策提供咨询意见。

2015-03-26

澳大利亚科学家找到以毒攻毒的艾滋病新疗法

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实现让人类细胞中的HIV病毒转而攻击病毒自身,取得艾滋病治疗探索的重大进展。该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人类基因治疗》杂志上。 科学家将正常情况下帮助病毒传播的一种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成一种“强效”抑制剂,然后把修饰蛋白导入人类HIV靶向的免疫细胞中。这种被称为Nullbasic的修饰蛋白质可8-10倍地抑制细胞中的病毒复制,从而达到遏制病毒传播的目的。

2015-03-26

时代周刊2012十大医学突破:新型艾滋病药物

综合过去近12个月在医学界所取得各种成就,时代杂志评出了2012年的十大医学突破,其中不仅有对传统观点的挑战,也不乏鼓舞人心的新型药物和技术。 1. “垃圾DNA”有大作用 “垃圾DNA”有大作用 以往认为,人体内98%的基因组序列都是无用的垃圾基因,如今看来这一观点已经过时。事实上,这些DNA才是遗传的中心,它们可以调节基因何时以何种方式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高效生产出不同的蛋白。

2015-03-26

突破性艾滋病新药:三名携带HIV婴儿被治愈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日发表题为《3名携带HIV病毒的婴儿在出生几小时后接种突破性疫苗终被治愈》的报道称,3名在出生仅几小时后就接受一种突破性新药治疗的婴儿被宣布不再携带艾滋病病毒(HIV)。还有一名婴儿在接

2015-03-26

国家卫计委: 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90%通过性途径传播

国家卫生计生委29日举行在线访谈,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主任、研究员吴尊友在访谈中表示,截至6月底,我国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90%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近9%是通过吸毒传播。 “目前,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仍是最大的威胁,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70%、同性传播占20%。”据吴尊友介绍,过去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经历了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已有约23万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2015-03-26

世界艾滋病大会召开 人类抗艾迎来重大转折点

“如今是我们首次能够宣布:我们正处在终结艾滋病疫情的开始阶段”,7月22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第19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大会联合主席戴安娜·哈夫利尔在会前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这一信心来自于各种积极的数据和突破。

2015-03-26

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发布 全球抗艾成果显著

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的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Getting to Zero”,中文可以翻译为“朝零努力。 世界卫生组织将12月1日订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