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SM:胃口好的老年人机体往往拥有更为健康的肠道菌群
2021年3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60岁以上胃口好的人群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要比那些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群而言更加不同且更加多样化。这项研究是研究人员首次根据健康老年人群的
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和致病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多器官损伤为特征、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患者的自身耐受降低并持续产生自身抗体。狼疮发病过程中复杂的自身免疫应答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除某些特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触发因素可能致病之外,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作用逐渐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仍缺乏对狼疮患者菌群特征的准确描述及相关致病机
母爱的表现或源于母体机体的肠道菌群!
2021年2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题为“Microbiota control of maternal behavior regulates early postnatal growth of offspr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Salk生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
为何肠道菌群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关联?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机体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强大且复杂的,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且能够区分敌人和朋友;然而很不幸的是,其并不总是会正常发挥作用,有时甚至会攻击自身的细胞,并诱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发生错误,为了寻找答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机体中
Nature 子刊:超1.8万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遗传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菌群是贯穿人类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丰富的微生物组成部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人体许多功能的正常运转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训练免疫系统,还能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情绪。通常认为,饮食和药物等环境因素在塑造肠道微生物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个体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超过80%的现象无法解释,这意味着或许
国家食用菌中心药食两用资源研究团队对榴莲皮研究取得进展
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药食两用资源研究团队与张岩研究员团队合作的成果“Mechanism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proteomics in regulating immune function of Durio Zibethinus rind polysaccharide”近期在中科院JCR 2区期刊《O
肠道菌群和血型竟被同一基因调控,肠炎或与你的血型有关
人体肠道中共生着大量的微生物,这群微生物依靠人体肠道供给的营养生活,同时帮助人体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肠道作为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和最大的免疫器官,它内部的庞大的微生物群体,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世界各地科学家致力于探究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先前有关于双胞胎的研究表明遗传是影响体内微生物组组成的关键因素,但如何
肠道菌群才会更健康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寄生在我们皮肤、生殖器、口腔,特别是肠道等部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oshua Lederberg曾说,人体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构成了超级生物体。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其本身及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人体健康,更在膳食和宿主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备受关注。近日,来自意大利特伦托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哈
研究人员研发实现用于水稻黄单胞菌基因表达研究的模块质粒组装系统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An improved, versatile and efficient modular plasmid assembly system for expression analyses of genes in Xanthomonas
宿主代谢物琥珀酸促进沙门氏菌存活机制
2021年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沙门氏菌利用一种代谢物对柠檬酸循环(Krebs cycle)进行重编程以促进自身生存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月22日的Science期刊 上,论文标题为“Host succinate is an ac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