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纳米颗粒能直接载药入癌细胞核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个简单的星形黄金纳米粒子可以将药物直接递送进入癌细胞的细胞核中。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论文主要作者是Teri W. Odom博士。 科学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关注细胞水平上用纳米技术来对抗疾病。虽然纳米技术具有相当大的设计挑战性,但纳米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靶向治疗手段。
科学家利用自组装纳米颗粒输送药物治疗骨质疏松
2013年9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宾州州立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采用一种能够自组装的纳米尺寸颗粒将药物输送至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缝隙处以治疗这种常见病症。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纳米颗粒可以追踪骨缝隙处释放的带电荷矿物质,靶向释放药物。这也是这项研究的出色之处。
Nat Commun:纳米技术: 让皮肤下的纳米颗粒可以被看到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只要看一下小鼠的皮肤,就可以识别它们体内的纳米颗粒分布。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纳米颗粒在环境或紫外光照射下透过皮肤可以被看到。该方法有可能被用作一个简化的工具,来预测身体组织对纳米颗粒的接触情况,这种接触在某些情况下对健康有负面影响。
我国自主开发的抗肿瘤药物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成功上市
近日,由石药集团自主开发的抗肿瘤药物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成功上市,该产品的研发得到了国家863计划的大力支持。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抗肿瘤纳米制剂产品。
研究人员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穿膜能力最佳
2013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纳米载药技术在药物输送领域的普及,许多具有不同形状的纳米载药系统被应用于该领域。最近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的穿膜性能最佳。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计算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能够以最低的能量损耗穿过细胞膜,优于杆状结构的纳米颗粒,而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后者具有更优良的疏松性能。
Nanotechnology:开发出新型金纳米颗粒疫苗平台 加速新型疫苗的研究
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技术,其可以使用小型的金颗粒模拟病毒从而像病毒一样携带特殊的蛋白质至机体的特殊免疫细胞。这项技术和传统的使用死亡或去活的病毒作为疫苗的传统方法并不一样。
Nano Today:新研究有望利用RNA纳米颗粒来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有望开发出超稳定的RNA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功能和结合到癌症之上从而有助于治疗癌症和病毒感染,同时不伤害周围的正常组织。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Nano Today期刊上。 研究人员利用RNA作为构造元件(building block)来自底向上构建出RNA纳米结构。
Angew Chem:首次开发出自组装的纳米颗粒进行抗肿瘤的热化疗
2012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几年,人们对利用体外刺激物控制的靶向纳米颗粒(targeted nanoparticle)用于肿瘤治疗的潜力越来越感兴趣。更具体地说,人们大量关注将来自体外的近红外光(near-infrared, NIR)作为一种理想的方法来激发纳米颗粒。近红外光最少被皮肤和组织吸收,因而能够以一种非侵入的方式穿入深部组织。
:修饰脂质体可跨越血脊髓屏障及血脑屏障
研究表明,单纯脂质体通过静脉注射后,仅有少量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跨膜肽修饰的脂质体可以携带药物治疗颅内感染,同时经聚乙二醇修饰增加了其稳定性,并可以更长时间的存在于体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