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BM携泌体强势进军液体活检

 如果说肿瘤免疫学给肿瘤治疗带来变革的话,那么液体活检则堪称诊断界的突破。最近,IBM开始进军液体活检,这个互联网巨头打算建立一个基于芯片的技术,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分离并检测颗粒,期待让临床医生更早检测到肿瘤。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纳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来自Big Blue的科学家改进了一项名为纳米尺度侧向移位的技术(nanoscaledeter

2017-12-06

肿瘤微环境维持细胞存活 泌体是重要手段

 来自美国莱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贝勒医学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共同揭示了肿瘤微环境通过外泌体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帮助癌细胞度过营养匮乏等情况的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Life上。外泌体广泛存在并分布于各种体液中,携带和传递重要的信号分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进程密切相关。2013年,发现细胞囊泡运输的调节机

2017-12-06

致力干细胞与泌体领域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生物谷王越教授专访

王越教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是转化医学中心外泌体转化研究平台负责人,主要从事干细胞与外泌体领域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工作。近5年带领团队在干细胞的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外泌体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发现了以非编码RNA miR-181、linc-RoR、snoRNA 7A为代表的一系列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分子,并阐明了干细胞中的内源性microRNA海绵作用机制。作为由生物谷

2017-12-05

最新中国医院排行榜名次的信息解读

2017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连续第8年发布《中国医院排行榜》和《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如今,该排行榜不仅成为国内医院学科建设的实力版图与参照标准,同样是患者就医的指南。榜单上的数据显而易见,可榜单传递的信息远不止于此。健康界结合数据变化和访谈内容,呈现排行榜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三巨头”地位稳固 科研学术露玄机毫无悬念,荣膺“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前三甲的仍然是

2017-11-12

最新中国医院排行榜出炉 名次的这些信息值得读懂

2017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连续第8年发布《中国医院排行榜》和《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如今,该排行榜不仅成为国内医院学科建设的实力版图与参照标准,同样是患者就医的指南。榜单上的数据显而易见,可榜单传递的信息远不止于此。健康界结合数据变化和访谈内容,呈现排行榜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三巨头”地位稳固 科研学术露玄机毫无悬念,荣膺“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前三甲的仍然是

2017-11-13

复旦大学发表首个人类血液泌体长链RNA数据库

最近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首个人类血液外泌体长链RNA数据库exoRBase(www.exoRBase.org),收录了上万条环状RNA(circ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该数据库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复旦肿瘤所)黄胜林课题组完成,这是该课题组继2015年Cell Research首次报道环状RNA富集于外泌体并存在于血

2017-10-25

泌体最新研究进展

2017年9月28日/生物谷BIOON/---外泌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外的多囊泡体,可通过细胞内吞泡膜向内凹陷形成多泡内涵体,内涵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其中的小囊泡。外泌体的直径在40-110 nm之间,其中包含RNA、蛋白质、microRNA、DNA片段等多种物质,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母乳等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从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最初被认为可能是细胞的“垃圾”,所以才被排出来

2017-09-28

快速从血液样品中分离泌体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PNAS》上发表文章,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设备,能利用声波技术,快速从血液样品中分离外泌体(exosome)。在精准医疗时代,这项技术可能在未来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别的小囊泡,直径约为30至150纳米,它们携带重要的信息,包括蛋白质、miRNA等,帮助细胞之间通信

2017-09-21

脂肪组织巨噬细胞分泌的泌体能够调节胰岛素抵抗性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8.035。2017年9月24日/生物谷BIOON/---由肥胖导致的慢性组织炎症是胰岛素抵抗性和2型糖尿病产生的一种根本原因。但是这种发生的机制在此之前一直是未知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外泌体(exosome)是其中缺失的一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9

2017-09-24

Cancer Res:胞蛋白为前列腺癌骨转移营造微环境

2017年9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骨是前列腺癌发生侵袭转移形成转移灶的一个重要组织,新转移灶的形成会导致病人出现骨的疼痛并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但是前列腺癌细胞为何会倾向于发生骨转移的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全了解,有研究认为骨微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外基质蛋白tenascin-C的沉积是基质反应性应答的一部分,在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

201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