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利用短肽自组装纳米材料改善乏氧肿瘤治疗策略
9月6日,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课题组在抗肿瘤纳米药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工作:可特异性杀伤乏氧肿瘤细胞的一种新型的短肽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探索应用,论文题目为New power of self-assembling carbonic anhydrase inhibitor: Short peptide–const
诺和诺德Ozempic(索马鲁肽)2项头对头III期研究击败卡格列净和Victoza(诺和力)
2019年09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糖尿病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近日公布了GLP-1受体激动剂Ozempic(semaglutide,索马鲁肽,每周一次皮下注射1.0mg)两项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SUSTAIN 8,SUSTAIN 10)的结果,显示:(1)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不受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Ozempic在降低血糖(HbA1c)和体重方面疗效优于
植物细胞扩展与细胞壁加厚协同调控研究获进展
植物为膨压驱动的可塑性固着生长模式。植物的生命活动取决于细胞的分化、增殖、生长和成熟等过程。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特征性结构,参与了植物生命活动的众多方面,尤其在细胞形态与功能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细胞生长包括细胞扩展和细胞壁加固两个过程。细胞扩展需要松驰细胞壁,而细胞扩展过程中细胞壁需要加固以维持细胞一定的形态、大小与功能。为此,植物需对细胞扩展和细胞壁加固进行精准协调。但植物细胞生
微流体芯片在用于癌症液体活检的胞外囊泡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2019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正在成为癌症液体活检中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从细胞培养基或生物液体中分离出高纯度和高质量的EV仍然是一项技术挑战。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已开发出基于微流体的EV操纵技术。迄今为止开发出的基于微流体的EV分离技术能够分为两类:表面生物标志物依赖性的方法和尺寸依赖性的方法。微流体技术允许在单个芯片上集
Science:新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可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
2019年8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婴儿感染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种针对这种病毒的实验性疫苗在人类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就显示出了早期的希望。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ason McLellan在内的一组研究人员近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的一种候选疫苗引起了持续数月的RSV中和抗体的大量增加。人们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会感染RSV病毒,
中晟全肽宣布完成A轮融资1亿元,打造全球多肽药物研发新引擎
7月26日,湖南中晟全肽生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晟全肽”)宣布完成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旗下渤溢基金领投,兴湘新兴产业基金等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多肽库构建、多肽新药筛选平台优化及自主研发新药的开发。中晟全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拥有国际化水平的创新能力以及临床前多肽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实力,聚焦超大容量多肽库研发、生产、销售及多肽新药筛选研发技术服务的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多肽药物研
Science子刊:揭示囊性纤维化患者为何容易遭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019年7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为何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 CF)患者容易遭受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也译作绿脓杆菌)感染?人们对此知之甚少。PTEN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因它能够调节细胞增殖和代谢而广为人所知。PTEN与质膜上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
不用氨基酸也可合成肽,有助揭示生命起源秘密
2019年7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酰胺键形成是化学和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但是目前还没有化学方法在不使用所有20种组成蛋白的氨基酸的情形下做到在水中实现α-肽连接(α-peptide ligation)。通用的遗传密码确定了肽的生物学作用早于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出现,并且肽在生命起源中起着重要作用。硫在柠檬酸循环、非核糖体肽合成和聚酮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都指出在生命进化过
2019 FDA批准的第8个NME:布美诺肽&绝经前女性性欲障碍
近日,美国FDA批准了本年度第8个NME(New Molecular Entity),用于治疗绝经前女性性欲障碍。该疾病对女性影响虽大,但由于女性不愿提,医生不愿问,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对该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严重不足,使得该方向的药物进展缓慢。而今,布美诺肽的上市,自然会大大促进该方向药物的开发。药物简介布美诺肽,英文名Bremelanotide,最初由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开发,作用靶点为
华东师大科学家发现通用型蛋白质胞内递送载体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义云团队研发设计了一种富含苯硼酸的阳离子高分子,在不需要修饰的条件下,对多种蛋白质实现了高效、普适的蛋白质胞内递送,并能维持这些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2019, 5, eaaw8922))。蛋白类药物在生物医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全球医药销售额前十的药物中,七种为蛋白质药物。开发高效、安全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