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揭示最小的可编程核酸酶TnpB的三维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生命科学中心(VU-LSC)的Virginijus Šikšnys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团队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诺和诺德基金会蛋白研究中心(CP

2023-05-10

抗性基因介导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结构多样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长生团队在抗性基因介导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结构多样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揭示了糖苷酶KijX水解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Lobophorin(LOBs)中的糖基侧链,

2023-05-12

清华大学构建和鉴定非人灵长类类胚胎模型

胚胎着床至原肠运动是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临床早期流产的高发期。受限于伦理争议和样本来源,相比于模式动物,灵长类围着床后发育的相关研究明显滞后。

2023-04-21

铜过载导致斑马鱼胚胎和幼鱼HSPCs增殖缺陷产生的新机制

铜(copper, Cu)是生物体中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其体内平衡失衡会导致发育缺陷和各种疾病。铜缺乏会导致造血细胞分化受阻,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血小板减少症。

2023-04-24

Science: 开发出基于强化学习的蛋白结构设计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挑战。他们开发出一种强大的新蛋白设计软件,该软件改编自一种在国际象棋和围

2023-04-30

研究发现MAGI家族蛋白的PDZ-GK超结构域是一种新型磷酸化蛋白识别模块

蛋白质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及其介导的蛋白复合物的组装/解离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关键调控方式之一。磷酸化依赖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通常是由磷酸化蛋白结合结构域介导。这些结构域包括14-3-3、FHA、MH2、

2023-05-18

Cell:在胚胎小鼠大脑中发现一个活跃的瞬态多层回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分子与临床眼科学研究所和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在单细胞分辨率下研究活的胚胎小鼠大脑,发现了一个活跃的多层回路,该回路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从遗

2023-04-22

Nature子刊:揭示诱发人类亨廷顿氏症的亨廷顿蛋白的特殊结构

来自蒙彼利埃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导致人类亨廷顿氏症的致病蛋白的结构,亨廷顿氏症的主要特征是机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进行性障碍或紊乱。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发生的机制,

2023-05-06

研究揭示蓝细菌RNA聚合酶的结构和转录机制

该研究阐释了蓝细菌RNAP的三维结构及其SI3-σ arch稳定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独特机制,为剖析蓝细菌RNAP的内在特性提供了结构基础,并为进一步探究蓝细菌和叶绿体的基因转录奠定了基础。

2023-04-18

皖南医学院成功举办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庆典活动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的会议上曾经提出了“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的理念。

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