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BC:转录因子CUTL1在胃癌多药耐药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近日来自第四军医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转录因子CUTL1是胃癌耐药性的一个负调控因子。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12月19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第四军医大学的刘志国(Zhiguo Liu)副教授,其主要从事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肿瘤的多药耐药的研究。现为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国际细胞死亡协会会员,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肿瘤研究与临床特约审稿人。

2013-01-02

英国癌症中心启动实验性药物组合治疗晚期胃癌及食管癌的临床试验

2012年6月8日,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药物开发办公室(Cancer Research UK's Drug Development Office(DDO))已联合学术界及工业界的力量,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该项试验,将测试阿斯利康(AZ)公司实验性药物AZD4547结合标准化疗药物,对一组晚期胃癌或食道癌患者展开治疗。

2013-03-04

BBA-Proteins Proteom:血液生物标记物用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近日,Adelaide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在人癌症患者血液中识别的新的4个生物标记物,为早期检测胃癌提供了新的希望。胃癌是世界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2014-03-17

新研究使癌细胞“发光” 发现胃癌转移病灶

近日,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氨基酸,让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癌细胞发出了光,从而成功地让腹腔镜发现了胃癌的微小转移病灶。 该中心称,在胃癌晚期患者中,很多人即使切除了癌变组织也会复发,主要原因是癌细胞向腹膜等部位转移。由于转移的病灶非常微小,手术时很难用肉眼看到。 研究人员发现,氨基酸之一的氨基酮戊酸在癌细胞中能够变为发出红色荧光的物质,并在癌细胞中蓄积。

2012-04-11

Nat Genet:科学家发现胃癌新基因

2012年4月8日,新加坡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的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鉴定出了胃癌中数以百计的新的基因突变,胃癌是全球第二大最致命癌症类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2年4月8日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胃癌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有超过70万的癌症患者死于胃癌,尤其是在东亚地区,胃癌是最常见的。

2012-11-18

Gut & JNCI:游伟程等5篇文章解析胃癌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Gut和J Natl Cancer Inst在线刊登了北大肿瘤医院游伟程教授领导的流行病学研究室科研成果,这两项研究是研究者在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现场开展的两项干预试验所得到的成果,该研究组已经连续发表了5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39.41。

2012-11-18

PLoS One:中国广州EBV相关胃癌LMP2A序列变化研究

潜伏膜蛋白2A (LMP2A),表达于大多数人类疱疹病毒(EBV)有关的恶性肿瘤,已经被证明是潜伏性感染及上皮细胞转化的主要诱因。 除此以外,它也可以作为基于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EBV关联的恶性肿瘤的靶点。

2012-11-18

Ann Oncol:陈雁等发现影响胃癌恶性进程、转移和预后的关键蛋白

胃癌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严重疾病,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我国是世界上胃癌特别高发的一个国家。近日,国际肿瘤研究期刊Annals of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2014-05-21

礼来单抗药ramucirumab III期胃癌研究成功

2013年9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礼来(Eli Lilly)9月26日公布了有关实验性单抗药物ramucirumab(IMC-1121B)的2项国际性III期研究的数据,其中一项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开展,另一项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开展。

2013-09-27

Coimbra基因和华大基因联合发起胃癌基因组研究计划

2013年9月30日,华大基因和来自葡萄牙的一家新兴生物公司Coimbra基因联合发起了一项胃癌基因组研究计划,以解密胃癌背后的遗传奥秘。该项目的启动经费达90万美元,将成为胃癌领域内首个大规模基因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科研团队包括来自葡萄牙波尔图顶级癌症研究所--IPATIMUP的遗传学家。据了解,IPATIMUP拥有庞大的胃癌追踪记录数据。

20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