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MBO Mol Med:抑制Rcan1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抑制小鼠体内蛋白Rcan1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结果研究发表在权威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研究揭示了Rcan1是未来药物治疗这种疾病的潜在目标。 这项研究分析了喂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分子机制。

2013-10-16

PLoS Pathog:科学家揭示牙周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分子关联

引起慢性口腔感染牙周疾病的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不仅可以引发牙龈的局部炎症,而且该病原菌还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入侵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口腔炎症及其它疾病的分子机制。 Pathogen-

2014-07-13

Circul Res:首次发现中性白细胞是引发巨细胞性动脉炎的元凶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中性白细胞或许是引起巨细胞性动脉炎(GCA)的元凶,GCA可以引发老年患者血管严重炎性的疾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

2014-01-22

拜耳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获日本批准

拜耳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获日本批准。此前,该药已获FDA批准,是唯一一种获批用于治疗2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2014-01-20

Immunity:揭示个体动脉粥样硬化和自身免疫疾病之间的分子关联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者指出,一种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同样也可以激活T细胞,从而诱发诱发小鼠产生自身免疫疾病。

2014-01-13

JAMA:特殊因子提高冠状动脉支架内血块形成风险

据10月26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带有某些基因或与使用抗凝血药物氯吡格雷有关的特别因子的患者,更可能在支架放置后不久在其冠状动脉支架内出现凝血块。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安放支架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人们用诸如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放置等术疗来打开狭窄的冠状动脉)已经成为心肌血管重建术的治疗标准,特别是在病人存在不稳定性冠心病的情况下。

2012-11-18

医药创新获得国家实质性支持 推荐7

近日,媒体报道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医药包装“十二五”规划有望随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一起出台。 相关规划出台将加大创新激励、保证安全规范、降低行业波动,对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另据媒体报道“十二五”期间,针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中央下拨100 亿专项资金以及300 亿配套资金,以推动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2011-10-26

EPH:动脉粥样硬化环境毒物与有关

环境毒物,如二恶英、多氯联苯和农药,可能具有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血液中长寿命的有机环境毒物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首次被证明存在关联。由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研究将于本周在网上公布,随后还将刊登在权威杂志《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

2012-11-18

盘点2013年票收益最多的生物公司高管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一家公司的高管能够全心全意的帮助公司更上层楼,董事会都会向这些CEO或高管们赠以公司的股份作为奖励和保证。

2014-10-12

葛兰素史克宣布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在中国上市

葛兰素史克公司日前宣布在中国上市凡瑞克(安立生坦),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新选择。该药品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通过作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功能发生改变的内皮素及其受体,防止血管过度收缩,进而缓解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已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及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等药品管理机构的认可。

201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