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小蛋白1促进肿瘤侵袭转移

胞膜小窝(caveolae)是细胞质膜内陷所形成的囊状结构.小窝蛋白(caveolin)是胞膜小窝区别于其它脂筏结构的特征性蛋白分子,维持胞膜小窝的结构和功能,包括3个家族成员小窝蛋白-1、小窝蛋白-2和小窝蛋白-3。其中,小窝蛋白-1是参与胆固醇平衡、分子运输和跨膜信号发放事件的主要结构成分,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增殖。

2012-11-18

武田Revestive获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短综合征(SBS)治疗

2012年9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最大的制药商——武田(Takeda)制药,与其合作伙伴NPS制药公司宣布,药物Revestive(teduglutide)上市许可申请(MAA)已获欧盟委员会批准,作为日服一次的药物用于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成人患者的治疗。

2012-09-06

Furiex宣布启动MuDelta用于腹泻型易激综合症III期临床试验

6月19日,美国Furi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启动MuDelta(JNJ-27018966)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III期临床实验——为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的药效、安全性与耐受评价研究。 Furiex表示,2个III期试验将同时进行,其治疗期分别为52周和30周,研究中心在美国、加拿大及英国,预计共招募2250例患者。

2012-06-20

:陷蛋白-1调节大肠癌有氧糖酵解

6月15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在大肠癌中,陷窝蛋白-1通过刺激HMGA1介导的GLUT3转录,增加有氧糖酵解。 陷窝蛋白-1(CAV1)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作为生长抑制因子,但在许多晚期癌症中其表达升高,提示其在肿瘤进展中的致癌开关作用。为理解CAV1增长促进作用的分子基础,研究者分析了其在肿瘤生长中的表达状态和在分化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大肠癌肿瘤的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

2012-11-18

揭秘引发炎性病的遗传架构

2012年11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克罗恩氏病(CD,局限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胃肠道的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困扰了科学界很多年,十年以前,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基因和环境可以共同作用引发这些疾病,但是没有人知道其具体是如何引发疾病的发生的。 如今来自CD和UC研究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将他们收集整理的相关的疾病遗传信息进行分析,试图解开影响数百万人身体健康的谜底。

2012-11-02

Sci Transl Med:开发出抵御炎性病的工程菌

2012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法国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以保护机体抵御肠道炎症的有益细菌,这种保护作用由一种人类机体蛋白弹力素来提供,这种蛋白可以人工引入到乳制品细菌中。这项研究可以为遭受慢性炎症疾病的患者带来帮助,慢性炎症疾病患者包括克罗恩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

2012-11-08

莱美药业埃索美拉唑溶获准SFDA现场检查

莱美药业(300006)2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于日前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来的《申请药品生产现场检查通知书》。根据该通知书内容,公司申报的埃索美拉唑(原料)、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40mg)已获准可以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生产现场检查。

2013-03-04

Gastroenterology:炎性病逐渐成为全球性疾病

根据美国肠胃病学会的官方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研究,全球各地的肠炎(IBD)发病率与流行率正在逐年增加。 "了解世界各地肠炎的流行病学对于确定其地理模式和时间趋势是很重要的",卡尔加里大学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该研究的第一作者Gilaad G. Kaplan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将帮助研究人员估计肠炎的全球公共健康负担,以便分配适当的卫生保健资源...

2012-11-18

Gastroenterology:缓解易激综合症患者腹部疼痛的新药

2013年10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Adelaide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一种能缓解疼痛的新药物,​​根据非临床研究证实,新药物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IBS-C),并在人体试验中量化其缓解疼痛的有效性。

2013-10-30

:中国栉江珧中存在五个存种类

栉江珧是一种大型底栖海洋贝类,广泛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海域中。该种类因味道鲜美而广受欢迎,在中国以及周边国家地区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该种类分布较广,形态变异较大,其分类地位一直比较混乱,仅在我国沿海沿海,尤其南海海域中就已经发现多个不同的形态类型及大量的中间类型,给栉江珧的分类带来较大困扰。有研究者曾尝试利用形态特征和同工酶等进行分析,认为栉江珧可能存在隐存种。

20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