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髓样癌(MTC)精准医疗!礼来RET激酶抑制剂selpercatinib一线治疗RET突变MTC进入III期临床!
2019年12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宣布,启动III期LIBRETTO-531临床试验(NCT04211337),评估口服RET激酶抑制剂selpercatinib(又名LOXO-292)一线治疗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这是评估selpercatinib的第二项III期研究,之前,礼来已
一部分γδT细胞结合到MHC样分子的下面来识别有害细胞
2019年12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T细胞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保护我们免受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病原体以及癌症的侵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对它们如何识别、作用于甚至杀死受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的了解越多,我们就可以更接近于开发针对各种疾病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先进分子成像卓越中心和墨尔本
发现肿瘤内部存在干细胞样T细胞
2019年12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在一些患有肾癌和其他泌尿系统癌症的患者的肿瘤内部建立了“前线作战基地”或者说淋巴结样结构。肿瘤中免疫细胞得到良好支持的患者更有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内控制他们体内的癌症生长,这一发现可能指导肾癌患者手术后的治疗决策。此外,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还发现这
科学家在肿瘤中鉴别出干细胞样T细胞 其或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破坏癌细胞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来开发的特定抗癌疗法如今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诸如此类免疫疗法能够让恶性阶段血液癌症或实体瘤患者产生持久的抗癌反应,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反应,对于很多种癌症而言,肿瘤中细胞毒性T细胞(杀灭癌细胞的免疫细胞)的存在往往与个体的抗癌反应和生存直接相关,但却并不能预测患者机体的抗癌
Nature:通过靶向作用癌症干细胞或有望根治急性髓性白血病
2019年1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彼得-麦卡伦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从根源上靶向作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现或能帮助开发治疗恶性难治性血液癌症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National Ins
首次揭示噬菌体利用细胞核样区室保护自身基因组免受CRISPR核酸酶切割
2019年1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细菌和感染它们的病毒正在进行一场与生命本身一样古老的分子军备竞赛。进化为细菌配备了一系列可靶向并破坏病毒DNA的免疫酶,包括CRISPR-Cas系统。但是,杀死细菌的病毒(也称为噬菌体)已设计出了它们自己的工具来帮助它们战胜这些最强大的细菌防御。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
Gastroenterology:关键的肠道干细胞基因或能将膳食脂肪与结肠癌风险联系起来
2019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帮助肠道干细胞燃烧膳食脂肪的两个基因或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文章中,研究者阐明了小鼠机体细胞消耗脂肪的方式与基因调节肠道干细胞行为机制之间的关联。图片来源:Lei Chen研究者Micha
Science子刊:血小板通过调节巨噬细胞中的SOCS3表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2019年11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的炎性效应特性日益得到认可。血小板活化会促进炎症,并且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现巨噬细胞-血小板聚集体。作为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代表了动脉壁脂质沉积与非消散性炎症(unresolved inflammation)之间的相互作用。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干细胞受损后的自愈机制
肠道干细胞负责肠壁的恢复再生,但干细胞本身也有可能被感染损伤。德国一项新研究日前揭示了这种情况下的人体自愈机制,有望为治疗急慢性肠道炎症提供新思路。通常情况下,当肠壁细胞受损发炎时,位于肠黏膜深处的肠道干细胞便会加速增殖,产生子细胞替代受损的肠壁细胞,恢复肠道的屏障保护功能。但如果肠道干细胞自身也受到感染会怎样呢? 来自德国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此时直
科学家利用单细胞基因振荡器检测到哺乳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变异性
近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科研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Bacterial variability in the mammalian gut captured by a single-cell synthetic oscillator”的文章,利用单细胞基因振荡器检测到哺乳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变异性。基因振荡器是基于一种人工合成的震荡性基因回路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