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利用新型基因组改造新技术创建小鼠癌症模型
当科学家要研究癌症基因,他们往往繁殖携带某些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小鼠品系。但培养这些品系,通常都采用转基因技术,往往是耗时和昂贵的。
Clin Gast Hepatol:益生菌可有效抑制肝硬化患者患肝性脑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印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益生菌可以有效抑制肝硬化患者患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脏疾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大脑功能的退化现象。
Nature:丙肝病毒感染的人化小鼠模型
在Nature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Alexander Ploss及同事发现,人类基因CD81 和occludin (OCLN)的短时间表达,构成丙肝病毒(HCV)向具有免疫力的小鼠细胞中吸收所需的最小数量的细胞因子。现在,他们报告说,稳定表达CD81 和 OCLN的转基因免疫缺陷小鼠能够维持具有可以测定出的病毒血症的完整HCV复制周期。
NEUROBIOL AGING:: 利用线虫构建新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模型
PNAS:小鼠模型可产生肿瘤特异性人类T细胞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文章称,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了可产生特异性抗肿瘤人类T淋巴细胞的小鼠模型,该模型或可成为人类肿瘤研究的重要方法。
:候选药物在小鼠模型中能够治疗脊髓性肌萎缩
2013年6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致死性的遗传疾病,会引起婴儿和幼儿的死亡。该病是由于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遭到破坏导致肌无力,多数情况下会引起呼吸障碍。SMA是由于维持运动神经元蛋白的量不充足造成的。但是现今没有好的治疗该病的方法。
PNAS:小鼠模型不能很好模拟人类炎症疾病
数十年以来,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实验小鼠模型一直被用于确认和测试候选药物,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模型不能准确地代表人类对炎症疾病的响应。 Junhee Seok及其同事研究了创伤、烧伤和来自例如大肠杆菌等细菌的毒素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遗传应答的。这组作者将观察到的模式与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的模式进行了比较。他们确定了来自这些小鼠模型的模式与人类响应模式匹配得不好,以至于这些结果看上去像是随机的。
PNAS:无副作用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在小鼠模型中成效显著
2013年4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密苏里大学教授Frederick Hawthorne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放射疗法,该疗法在小鼠模型中成功的杀死癌细胞缓解癌症。该创新性疗法没有常规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Hawthorne博士有把握将该技术在人上进行临床试验。
:移植神经元治疗小鼠癫痫模型
2013年5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传统治疗癫痫的方式通常只能减轻症状,但不能治愈疾病,细胞学疗法因此而走入人们的视野。在最近一期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在小鼠癫痫模型上阻断癫痫发作的研究。 在癫痫发作过程中,强烈的肌肉收缩以及意识丧失会使患者跌倒,有时甚至造成严重损伤。这一病症是由脑中大量兴奋性神经元异常的同步化兴奋导致的。
HMG:陈大华研究组建立了人类卵巢早衰疾病相关的FMR1前突变体小鼠疾病模型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也称作卵巢早衰(POF),是卵巢功能衰竭导致提前闭经的现象。临床调查表明小于40岁的POF发生率为1%,小于30岁的POF发生率为0.1%。遗传学上研究发现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即X染色体长臂FMR1基因外显子1的5’非翻译区有55-199的CGG重复序列,是导致POI的主要病因之一,被称为FXP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