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urology: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快速诊断不同类型的痴呆症

2012年12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使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来帮助判断痴呆是否属于阿尔兹海默症还是其它类型的痴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logy上。 阿尔兹海默症疾病和额颞叶退化(FTLD)二者尽管潜在的发病过程以及机制并不一样,但是其具有相类似的症状表现。

2012-12-27

Aging Cell:研究发现糖尿病与​​老年痴呆症发病相关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但糖尿病影响大脑功能和认知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一项新的发表在Aging Cell杂志上研究中,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加快老化发展,依据阿尔茨海默氏症早在的病理事件。

2012-11-18

Neurobiol Aging:测量大脑代谢情况预测老年痴呆症进展

2012年11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涉及到阿尔茨海默氏症,科学家们通常是将大脑作为他们的第一关注焦点。现在,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证实,疾病早期阶段,患者大脑的新陈代谢发生了变化。 任何症状出现之前,疾病早期阶段通常大脑中的代谢过程已经开始改变。近日,科学家开发预测模型,可以预测代谢信息以查明老年痴呆症的进展。这些模型的准确率高达90%,能准确预测疾病的阶段。

2012-11-27

PNAS:老年痴呆症药物新靶标

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家Riverside已确定了β-抑制蛋白与短时记忆间的新关联,此新关联能为神经疾病尤其是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打开一扇新大门。 β-抑制蛋白在机体包括海马细胞在内的各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海马是涉及学习与短时记忆形成的大脑区域。β-抑制蛋白,若缺失了则损伤小鼠正常学习,此蛋白是许多大脑中支持神经元间联接的"绞手架蛋白"之一。

2012-11-18

PLoS ONE:姜黄素或可开发成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

早期研究证明姜黄中主要成分姜黄素可以改善患有类似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疾病)那样神经紊乱症状果蝇的活动障碍,进而延长果蝇寿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PLoS One上,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姜黄素主要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抑制对神经元有毒性的纤维状结构以及淀粉样纤维丝状的碎片的形成发挥作用。 从那以后,姜黄素一直被当作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潜在药物来研究。

2012-11-18

The Lancet:美金刚对唐氏综合征患者痴呆症无效

1月10日,《柳叶刀》在线发表的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美金刚对年龄>4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痴呆症无效,提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的药物未必对唐氏综合征患者同样奏效。

2012-11-18

JAMA:研究揭示罹患痴呆症者有着较高的住院率

1月11,国际著名杂志JAMA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Incident Dementia With Hospitalizations,”文章中,作者揭示,与没有痴呆症的人相比,那些后来出现痴呆症的人的全因住院率,及其因对流动性护理敏感的疾病而住院的比率显著增加,而这些对流动性护理敏感的病人可通过积极主动的治疗而无须住院。

2012-11-18

儿童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落户重庆

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科学顾问。 在10月21日上午开幕的“国际发育与疾病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一家顶级的境外研发机构——儿童发育和老年痴呆症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落户重庆,2004年度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教授将出任中心科学顾问,下午他便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教授的手中接过了聘书。

2012-11-19

PNAS:刺激大脑免疫细胞活性治疗老年痴呆症

2013年1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队由Laval 、CHU de Québec大学以及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方式可以刺激阿尔茨海默氏症病人大脑的自然防御机制。 这一重大突破发表在PNAS杂志上,在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疫苗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阿尔茨海默氏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种有毒的分子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过多生成。

2013-01-17